人口现代化,不应有区分

时间:2012-08-01 09:54   来源:钱江晚报

  昨天一篇媒体的报道,准确地说,是这篇报道的标题,不知道会不会引发纠纷。这个标题由一个引题和一个主题构成,引题是“省社科院刘志彪等专家为江宁区”人口现代化“把脉”;主标题是“外来人口太多,影响江宁生活质量”。这篇报道的背景是: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口计生局近日发布了《人口现代化:江宁案例研究》报告;这个研究课题的实际操刀者是江苏省社科院刘志彪、张卫、孙功谦等专家。该报告被国家人口与计生委称为“首例人口现代化的研究成果”。

  “外来人口太多,影响江宁生活质量”,明显有歧视之嫌;刘志彪等专家会不会提出抗议呢?5月29日,腾讯网在转载《环球时报》的社评《反腐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攻坚战》一文时,将文章标题改为“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民众应理解”。经《环球时报》抗议后,腾讯网发表了致歉声明。但是,另有报纸发表评论,认为环球时报文章里虽然没有“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民众应理解”这样的句子,但这个改动后的标题是符合该文原意的。

  有腾讯网道歉的例子在先,在选用这样一个标题时,是否考虑到了可能引起的有关后果?要作出判断,首先应该读一读《人口现代化:江宁案例研究》这个报告。但是,在江苏省社科院、江宁区人口计生局等相关网站上,没有找到这份报告,江苏省社科院网站上“科研成果”一栏中,最新的科研成果公布到2012年5月10日止。但在“学者视点”一栏中,有《南京江宁区完成我国首例人口现代化课题研究》一文,该文用近900字的篇幅介绍了《人口现代化:江宁案例研究》的基本内容。

  新闻报道和“学者视点”网文都介绍了研究报告中有关“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区别在于,新闻报道用语比较明确、直白,比如:“通过调研,专家获得的直观感受是,作为现在南京市常住人口最多的区,一方面外来人口并没有获得与江宁本地居民一样的待遇,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的进入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显然包含了报道标题的内容。相比之下,“学者视点”网文在涉及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的关系时,措词比较含蓄,不那么直接,比如:“研究发现,伴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百姓的社会生活质量及人口的文化素质不但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反而有所下降。这种由人口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现象深刻影响着地方现代化的进程。”又如:“绝不能因某些人均指标而对人口流动实施人为的直接限制,而应在率先基本现代化进程中同步实现人口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

  因为看不到研究报告的原文,不知道外来人口的生活质量是不是该课题的研究内容之一。对外来人口的生活质量作出同样细致的评价和分析,提出改善外来人口生活质量的途径与办法,也是社科专家的职责——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研究人口生活质量不可能回避这一现实,但是,研究的目的与结果,应该是缩小两个人群的差别,而不是拉开差距。(戎国强)

编辑:许娜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