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者同样享有人格尊严,残疾人更有保护其隐私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讲,呵护他们的脆弱心灵、体察他们的精神世界,比物质的赠予更重要
近日,笔者参加某机构为贫困山区儿童捐赠营养餐的活动。也许是为渲染气氛,主办方特地安排山区的受助孩子和宁波一同龄的志愿者同台出席。志愿者昂首挺胸,字正腔圆宣讲奉献意义;面色蜡黄、身材瘦小的受助男孩,在主持人引导下局促不安地讲述贫困的家境:在家一天吃两顿土豆;很想上学、吃鸡蛋牛奶……受助孩子的讲述,不时引来台下的嬉笑声,小男孩显得很窘迫……
现实中,在捐助现场,类似场景并不鲜见。受助者多是孤儿寡母、残疾人,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上台致谢,回忆的多是不幸的身世、生活的艰难,感谢的是慈善义举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如何对捐助者感恩戴德……这种安排或许有激发更多人行善的用心,但无意中也暴露了受助者的隐私,伤害了他们的自尊。
受助者同样享有人格尊严,残疾人更有保护其隐私的权利。家境艰难或身有残疾的孩子,往往更敏感,自尊更容易受到挫伤。日常生活中,他们本来就因为贫困、家庭不完整或行动不便而感到自卑,镁光灯下的曝光,更可能加深他们的自卑。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何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比物质的赠予更重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国外,捐助者通常十分低调,绝少组织场面热烈的捐助仪式。正是源自对受助者的尊重,荷兰最大的慈善机构——荷兰郁金香基金会的总部院子里,有一座纪念该国慈善家费尔南德的塑像,塑像的底座刻着一行字:一手给予帮助、一手给予尊重。不难看出,“尊重”在慈善活动中的意义何等重要。
乐善好施、不图回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一些单位、个人却把慈善当作一种“塑造”品牌、提升形象的商业活动。在这种心理驱使下,雷声大、雨点小的作秀捐助时有耳闻,不顾受助者的感受、千方百计扩大宣传效应的做法更是大行其道。这不仅与慈善的宗旨背道而驰,更损害弱者的尊严。
平等应是慈善的基石,尊重应是捐助的原则。慈善的出发点,是只求奉献不求回报,其目的是改变受助者的生活和命运,使他们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捐助行为不应是一种施舍和恩赐,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对弱者的同情与关爱。
扶贫济困本来就是好事,如何把好事做好、做得不伤受助者的自尊,值得慈善组织认真思考。希望在捐助的过程中,媒体尽量把闪光灯从弱者身上移开,报道时多一些人文关怀,保护和尊重受助者的隐私和尊严;而慈善活动也应删除吸引眼球的苦情戏。同时,积极鼓励隐性资助,在给困难群体物质帮助的同时,不忘体察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是真正的行善之道。(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