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为什么这样红

时间:2012-05-16 13:54   来源:人民日报

  每到春夏,成千上万大学毕业生遇到同一个问题: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农村?穿上西服,报考机关,还是挽起裤脚,扎根基层?

  几天前,我沿着悬崖边一条似有若无的崎岖山路,第一次走进神秘的热带丛林,在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见到了27名被誉为“木棉花”的大学生。这里没有酒吧,没有电影,甚至没有手机信号,有的只是艰苦、寂寞和清贫。然而,与他们交谈,我未曾感到失落、彷徨、抱怨,从他们的眼睛里,我看到纯净、执著和乐观。

  起初,这种感受让我疑惑:他们毕竟是二十多岁的青年,思想活跃,如何排除了观念上的种种纠结,甘心走向农村?他们朝气蓬勃,如何抵御了物质上的种种诱惑,坚守一片山林?随着接触的深入,我渐渐明白,5年坚守,不仅源于对专业的热爱,对团队的眷恋,更多来自青春的激情与信念。在科研处于一片空白的群山上,他们忘我地探索新知,获得无穷无尽的灵感;在贫穷落后的黎族村寨,他们倾情助农致富,找到人生存在的价值。

  相似的故事在同一片热土不断上演。在海南农村,活跃着一批农信社小额信贷员。这些大学生和鹦哥岭的同龄人一样,走基层,进稻田,干农活,解百姓资金困难,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农村干部重要的后备军。一名乡镇干部感叹,信贷员的威信比一些村干部还高,能在短时间召集上百村民开会。这在外出务工者增多、居住相对分散的农村,绝非易事。

  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而农村智力供给明显不足。面对这一矛盾,爱不爱基层,愿不愿去基层,考验的是当代年轻人的觉悟和境界。政府相继出台“三支一扶”等政策,吸引大学生扎根基层。然而,不少青年眼盯的是机关、国企,盘算的是收入、待遇。有的崇拜金钱,良知被侵蚀;有的炫耀身份,信念被扭曲。有的“看破红尘”,认为基层条件艰苦、生活清苦,不如走关系、买路子,跳到“舒服”部门。有的随波逐流,认为基层空间有限,只能破罐破摔,得过且过。与之相较,鹦哥岭的大学生甘愿放弃城市的繁华与舒适,放弃高薪的诱惑与追逐,将个人追求融入基层磨砺,体现出难能可贵的责任与担当。

  基层多姿多彩、知识丰富,是年轻人增长才干的第一课堂。在这里,能掌握群众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能调查敏感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创造耳目一新的底层经验。然而,能不能在基层扎下根来,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和学养。一些人片面强调个人设计,过于追求个人利益,不知不觉脱离了群众,不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无法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反之,真心实意向群众学习,恭恭敬敬拜农民为师,才能吸收基层“养分”,强筋壮骨,增长本领。

  毛泽东曾说,对于调查研究,“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同样,大学生下基层,如果身在农村,心在别处,夸夸其谈,浮于表面,只能流于形式。只有带着真心,带着热情,才能收获实实在在的成果,创造无愧于青春的业绩。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