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间学校给学生家长发邀请函,希望家长以赞助形式参加慈善筹款音乐会,以入场门票方式捐款。门票从100元至2000元不等,捐款越多,座位将越靠前。(5月10日《新快报》)
不可否认,这项慈善活动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将捐得的善款帮助山区的孩子。但根据捐款数目的多少来安排座位的做法实在是不妥。笔者认为,该校按家长捐款多少排座位的做法为学生树了一个坏榜样。
首先,按捐款多少排座位容易助长学生盲目攀比风气。显然,座位的前后就代表着家长地位的高低、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所以,如果家长坐在后排,一些学生将会觉得“很没面子”,在此心态下,他们必然会要求家长们多捐。
同时,按捐款多少排座位还会给学生留下很多不良印象。捐款多就能坐前排,就相当于坐“贵宾席”,这必然会给学生留下“有钱便是爷”、“金钱决定地位”等对金钱崇拜的思想。
其次,按捐款多少排座位的做法还是一种歧视。任何爱心捐款、慈善捐款都应是自愿的,捐多捐少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定。捐款有多少,但爱心无大小。然而,目前很多单位组织的捐款活动则完全变了味——限定最低标准、强捐,这让人们的爱心很受伤!按捐款多少排座位的做法其实是对捐款少的家长的一种歧视。
最后,按捐款多少排座位使本次慈善音乐会活动性质变了味。为山区孩子筹集捐款而举行的音乐会本是公益性的演出,然而,按捐款多少排座位无形中使得此次慈善音乐会散发着铜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