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便利

时间:2012-05-03 14:12   来源:工人日报

  “五一”期间,北京很多媒体都在发布各旅游景点游客人数的信息,意在提醒大家:故宫、颐和园这样的热点景区已经人满为患。但是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假期里,北京最吸引人、最拥挤的地方并不是上述景点,而是于5月2日落幕的2012北京国际车展。

  23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1125辆各式新车,号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北京国际车展,每天吸引了超过15万人次的观众观摩。主办单位预计10天的车展“观众总人数将突破100万人次”,车展刚开始便有报纸将“车展人流赛春运”作为报道的标题,盛况可见一斑。

  中国大陆连续两年汽车产销量超过1800万辆,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北京国际车展的火爆,既反映出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前景依然广阔,更表现了百姓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

  两个月前,北京交通管理局宣布:北京市汽车保有量已达501.7万辆。就此,北京市每千人拥有汽车300辆,已经远远高于世界千人140辆的平均水平。即便如此,人们购车的愿望远没到顶,北京现在依然有80多万人每月参加摇号,等待买车。

  如果让一个城市居民用最简单的词句描绘现代化生活的标准,相信“有车有房”会成为很多人的答案。汽车不仅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但是,当我们在为北京车展的盛况惊叹、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欢呼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汽车产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便利。

  比如,在不少大城市,污染的空气、拥堵的交通、所有空地用来停车、交通事故频频。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到2011年底,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亿辆。如此巨大的总量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能源、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不少人依然抱定“以量取胜”,处在大发展的狂热之中。不久前曾在媒体上看到一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负责人是这样描绘“宏伟蓝图”的:“中国(汽车)未来市场是巨大的。2015年产量或接近3000万辆,2020年或达到4000万辆。”可是,中国的道路、土地资源、能源状况能否支撑汽车产销量的大幅增长,这些问题有多少人在认真思考并着手采取措施应对呢?与产量的高速增长相比,中国汽车的发展规划到了进一步完善的时候了。

  比如,“以量取胜”的汽车发展思路该不该有一定节制?城市现有空间与机动车数量保持在什么比例才比较平衡,相关研究与治理措施能不能更超前?比如,应对能源压力与空气污染,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如何加快脚步?

  还有,同样是在北京国际车展期间,正当不少人在考虑哪些车可能是自己的下一辆车时,一篇《北京200万辆老旧车入淘汰范围》文章提示我们,我国开始进入汽车大量淘汰阶段,面对这么多材料复杂的废铜烂铁,我们是否制定了应对措施?

  汽车文明带给我们的麻烦还有不少。对这些麻烦,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当务之急是要立足中国国情,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认真思考中国汽车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完善各个环节的规划——北京国际车展的喧嚣,不应只带给我们兴奋。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