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9月12日播发的《产业园“长”出高尔夫 地方政府“不作为”——广东惠州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调查》一稿,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当地政府表示将垫资植树2万棵10天内完成违规高尔夫球场的复绿。(9月18日新华社)
这是一次艰难的舆论胜利。在监督火力一次又一次质疑下,惠州相关部门终于有所作为了,无论“叫停开发商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的行为”,还是“尽快对高尔夫球场涉及的土地进行复绿”,都带有亡羊补牢的意味,以期给公众一个交代。但是,惠州相关部门的“善后”之举——与其说是善后,不如说是应付民意。
众所周知,惠州这家占地600多亩的高尔夫球场,之所以堂而皇之地兴建,源于当地部门的不作为。早在2009年10月,新华社记者就发现,这家高尔夫球场没有审批手续,对开发商公然大面积非法私自“征地”的行为,当地各职能部门均无制止和处罚记录。今年9月记者再次调查,当地规划、环保部门仍没有采取任何监督执法行为。更诡异的是,当地官员说出了两句雷语,一、惠阳区副区长刘毅峰说:“金玉东方搞的是否是高尔夫球场不好说,听说有洞的才是高尔夫球场,没洞的就不算高尔夫球场。”二、惠阳区环保局副局长姚海鸥如是说,“我们不知道金玉东方在建高尔夫球场。”
从“不知道”到“不算球场”,两名官员不作为、甚至包庇的逻辑思维一脉相传。试问,涉嫌失职渎职的官员是不是该受到问责?
但从惠州相关部门的“善后”措施看,我们只看到叫停高尔夫球场以及复绿,而没有看到官员,哪怕开发商受到惩处。此前,人民日报刊文称,违规高尔夫击中多少“漏洞”——违规高尔夫球场之所以大建快上,源于两点,其一,违规成本太低,即使事后有监管、有处罚,也足可用收益对冲。其二,监管部门对违规建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叫停球场建设和土地管理的一系列法规政策打了折扣。
“没洞不算球场”,不能就这样温柔收场。若如此,既是对不作为官员、乱作为开发商的姑息,也难达到杀鸡骇猴之效。“没洞不算球场”,就这样收场,也再提醒更高层次的监管部门,切莫坐视不管,放任这起违规事件内部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