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一个占地600多亩的高尔夫球场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产业园里。面对记者的采访,惠阳区副区长刘毅峰表示:“金玉东方搞的是否是高尔夫球场不好说,听说有洞的才是高尔夫球场,没洞的就不算高尔夫球场。”(9月13日《北京晨报》)
国家三令五申叫停高尔夫球场建设,但却是禁而不止。2004年国务院停止高尔夫球场审批至今7年间,高尔夫球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激增400多家。目前全国正规审批通过的高尔夫球场只有10家左右,但实际数字却高达600多家。高尔夫球场的疯狂,令人大跌眼镜,同时也大惑不解。不过,聆听了惠州市惠阳区刘副区长关于“没洞不算球场”的高论后,我们终于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据报道,在惠阳珠宝城南区,依山而建的高尔夫球场十分抢眼,马路上过往的车辆都能看到。在售楼处的沙盘上,高尔夫球场和大量别墅项目被放在显著位置。金玉东方楼盘销售人员更是毫不讳言,“18洞高尔夫球场即将建好”。然而,在事实面前,惠阳区一些领导仍对金玉东方高尔夫球场是否违法“存疑”:“有洞的才是高尔夫球场,没洞的就不算高尔夫球场。”
我们不知道金玉东方高尔夫球场的“球洞”有没有建成,但我们知道相关部门的监管“黑洞”已然形成。尽管金玉东方违规变更土地规划,在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高尔夫球场项目,但直到记者采访时,高尔夫球场已基本建好,当地规划、环保部门仍没有采取任何监督执法行为。可以说,正是地方部门的“淡定”,才有了开发商私建高尔夫球场的“大胆”。
从北京的“高尔夫走廊”,到云南石林千亩高尔夫球场,一连串高尔夫球场违规事件都是媒体最先捅出来的,执法部门的“后知后觉”备受诟病。如今,“没洞不算高尔夫球场”的论调可谓有过之无不及,监管底线已经沦陷到“浑然不觉”的地步。甚至,在媒体监督面前连严查整治的姿态都不愿去做,索性顾左右而言他,扯些“白马非马论”的呓语。
“没洞不算高尔夫球场”,折射寄生在球场之上盘根错节的利益链条。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教授严金明指出:“在地方政府看来,高尔夫球场是招商引资不可或缺的‘硬环境’和‘形象工程’,被当作了一个对外宣传的名片。”由于高尔夫球场大多建立在偏远地区,加入高尔夫元素后,不仅大大提升了房价,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土地的升值,为地方政府带来好处。于是,一些地方对高尔夫球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看作拉动经济的好项目鼎力支持,和开发商沆瀣一气,帮其打掩护。
与球场的“球洞”相比,监管的“黑洞”更可怕。倘若三令五申沦为纸面上的文字游戏,权力部门变成高尔夫球场的“娘舅”,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只能成为砧板上的鱼肉。治理先打保护伞,唯有拔出萝卜带出泥,对涉嫌渎职的相关负责人一查到底,严肃处理,才能真正勒住高尔夫球场这匹脱缰的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