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整个流通领域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惟有转换角色定位,进一步向服务商转变,流通企业才能在这场大变革中有所作为。从这个角度看,阿里巴巴出击智能物流可谓是顺势而为
最近,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联合银泰、复星、顺丰、圆通等投资、百货、物流领域的领军企业,斥巨资共同启动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建设,首期投资1000亿元、第二期投资2000亿元,希望在5至8年内打造出一个能支撑日均300亿元网络零售额的物流平台,引发广泛关注。
不同领域企业联合起来“押宝”智能物流,从表面上看乃行业竞争压力使然,但从更深层次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一场基于新技术的流通新革命正渐行渐近,机遇的诱惑和挑战的重压所带来的“洗牌”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这场角逐之中并拼尽全力。
阿里巴巴此举有自身的原因。阿里巴巴下属的淘宝系2012年的年交易额已突破了1万亿元,未来销售规模会越来越大,但目前淘宝和天猫平台上固有的第三方快递公司的发展,已不足以支撑淘宝系日益庞大的销售。更重要的是,竞争对手京东商城已通过自建物流在行业内树立了标准,并建立了品牌,腾讯也在各地大规模建立自己的仓配系统,这些企业的物流优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增长势头让阿里巴巴备感压力。
压力并不是全部原因。近几年来,整个流通领域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这才是促使阿里巴巴等诸多企业共同出手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过去,流通企业的竞争力往往取决于仓储能力、员工数量、店铺规模,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崛起,流通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商品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需求流的优化能力。尤其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加快到来,使得这种趋势更加明显。3D打印和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与逐步深入,让消费者需求有望直接进入生产环节,生产销售链条实现以销定产、产销一体化,仓储等中间流通环节的作用大大弱化。在这种情况下,谁能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从生产到售后各环节的服务整合起来“为我所用”,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产品需求,谁就能把握竞争的主动权。显然,传统的流通企业不变革,就无法做到这一点。惟有转换角色定位,进一步向服务商转变,更加重视仓储、采购、运输、订单等环节的平台运营优化服务,流通企业才能在这场大变革中有所作为,不被时代所抛弃。从这个角度看,阿里巴巴出击智能物流可谓是顺势而为。
流通革命能创造超额利润。回顾历史,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的后半期,日本先后发生了两次流通革命,超级市场及连锁经营的推广,让制造业、批发业、物流业等在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以及管理技术上出现大变革,极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大企业由此兴起。在我国,多年前苏宁电器也正是靠着革新流通方式、引领连锁经营,成就了家电零售巨头的美誉。
没有发达的流通业,就难有发达的市场经济。现在,全球需求萎缩、动力明显不足。但这场流通新革命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突破口。能否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关键就在于能否在这场流通新革命中赢得先机。从阿里巴巴与京东最近一两年来的频频动作看,有的企业已经行动起来。有关方面应因势利导,鼓励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为这样的创新发展营造宽松环境。(马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