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换芯”是义务不是生意

时间:2012-11-06 13:26   来源:齐鲁晚报

  近期,不少去银行办理更为安全的芯片IC卡的客户频频遭遇银行不为他们免费换IC卡,而是只能花钱重新开户办新卡的情况,银行甚至搞所谓的VIP优先,忽视持卡人的安全要求。本该是银行为保护客户安全、优化用卡环境而开展的银行卡“换芯”工作,怎么变成了银行借机从客户身上“揩油”的机会呢?(本报今日A16版)

  近年来,由于传统磁条式银行卡技术简单、安全性差,银行卡被复制盗刷而导致的金融欺诈案件时有发生。为提高银行卡支付的安全性,减少欺诈行为,央行早于2011年3月底就公布了推进银行卡“换芯”升级为IC卡的实施意见和具体时间表,将银行卡“换芯”上升为一项全行业的变革。且不说为银行卡“换芯”是银行业主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要求,单就银行业经营行为的本质来说,消费者将辛辛苦苦挣到的钱存进银行,也就同时将一份信任托付给银行,银行为客户提供安全的产品和服务是他们的义务。而部分银行借银行卡升级“换芯”变相收费的行为,不仅伤害了客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对自身信誉的损害。

  银行之所以不愿意主动为客户免费“换芯”,恐怕主要还是出于成本的考虑。的确,制作一张银行IC卡的成本要高于普通磁条卡,加上需要对现有POS机和ATM机进行升级改造,将是一项耗时费力、成本不菲的工作,但这并不能成为各家银行转嫁“换芯”成本的理由。事实上,央行已经为推进银行IC卡指出了途径:“银行应采用市场化手段,用客户需求带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进而推动整个项目建设的滚动发展、可持续运行。”而且,按照央行的测算,推动IC卡带来的改造成本,会随着新卡发行应用带来的“银行经营向好,业绩提高,而将成本逐年分摊的”。

  实际上,对于银行卡升级工作中出现的种种推诿、“揩油”现象,是有国际惯例可遵循的,国际银行卡组织曾推出“风险转移”政策来应对。按照这一政策,用户由于银行不主动更换IC卡而造成的欺诈、失窃损失,将全部由发卡行来承担。

  眼下,中国大部分银行已经发展为采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上市公司,部分银行的资产规模和业绩甚至跻身全球500强之列,银行没有理由不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人性化的服务。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