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两大油在内的多地主营、民营以及外资加油站均打出降价促销牌,不少加油站甚至一夜降回“7时代”,同时,三地原油变化率也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而跌至负值。国内加油站不断降价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5月国内油价下调窗口又是否即将开启?(4月22日中国广播网)
按照当前国际成品油价格走势,截至4月17日,三地原油变化率为-0.82%。如国际油价保持在当前价位,则三地原油变化率最快有望在5月8日跌破4%,国内成品油市场有望迎来2012年的首次价格下调。不过,这种预期中的“下调”是基于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之上的,在满足“三地原油价格情况”,还至少要经过22天的“考验周期”,至于到下个月8日前国际油价会不会突然“向上波动”是无法预估的。这正是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
在笔者看来,即使不考虑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较为僵化的现实,也应尽快实现油价下调。时下各地私营和股份加油价纷纷打出降价牌,以北京市为例,一个个红色的优惠牌子近一个月内不断出现在北京的各种加油站门口,越往城外,降的越多,从“今日直降0.3元”到“今日直降0.5元”不等。这还不算一些加油站推出的免费洗一次车,免费夜宵等优惠活动。民营加油站可以主动在价格机制之外降价,垄断油企应该做的更好,也更有充分条件做好。在利润上垄断油企掌握着生产、批发等诸多环节,其回报更丰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强。另外,从社会责任担当的角度,突破“22天周期”率先降价,也会改善垄断油企形象。
除了上述降油价的现实“空间”之外,就国内已经油价“破8”之后的CPI和物价压力而言,成品油早一些降对高物价调控更有利。国内CPI攀升和物价持续上涨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上次涨油价之后,与成品油价格直接和间接相联的产品商品涨幅明显,首先响起的,是家喻户晓的两家最大食用油品牌:金龙鱼和福临门。“两油”涨幅在8%左右。紧接着食用油的脚步,蔬菜、洗发水、奶粉、豆制品,甚至西点、快餐跟风,生活用品全线开涨,且涨幅均高于5%。公众已经深感物价上涨压力,而国际成品油价格下行正是降价契机,也是间接维系国内物价稳定的契机。早一些降价,会早一些让公众得到价格实惠。
从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角度,“提前”降价也或是未来定价机制的实践和探索。国内“三地、22天和4%”的价格标准,明显存在诸多问题,按照有关方面思路,下一步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会在几方面重点着手:主要是调整挂靠油种,缩短调价周期,改变调价方式,提高机制运行透明度等。在缩短调价周期上,估计会把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或14个工作日。既然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利用本次难得的国际油价下跌的空间,尽快同步推出改革方案或先行推出“降油价举措”,也将是对未来改革的指引和获得“试点”式经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