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二代”不愿接班未必是坏事

时间:2012-03-23 11:01   来源:新民晚报

  名为“浙江商人培养继承人的方式”的调查显示,82%的“企二代”不愿子承父业,民营家族企业面临接班危机。据统计,我国仅有21.37%的家族企业能顺利完成代际传承,能延续到第三代的企业只有2.3%。

  “企二代”不愿在父辈的企业里混口饭吃,对某些企业个体而言,也许是一种“危机”,但对中国的民营企业的整体发展而言,我看未必是什么坏事。

  民营企业有不少是家族式企业。这种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的初创阶段,有它的好处。权力集中,决策比较简单,反应比较快,企业家的责任心比较强,大家都很努力。但是,弊端也是昭然的,往往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听不进别人意见,容易形成老板特别能干、中间管理层特别薄弱,差距过大的局面,甚至是老板在、企业在,老板不在、企业不在。这样一种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就很难。有人说,民营企业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平均生存5年,这话有一定道理。

  一批有远见的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深切地感到,一定要克服家族式管理的弊端,要善于引进各类优秀人才。这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规律。谁能遵循这个规律去行事,突破家族式管理的模式,谁就能飞速地发展。反之则被淘汰。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早在10年前,就和清华大学、新加坡的大学合作,办了一家新希望商学院,培养出数以千计优秀管理干部,每年吸收两千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加入集团,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不拘一格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物,使企业的领导力、执行力越来越强。

  在82%的“企二代”不愿主动接班的现状中,除一部分人是因养尊处优惯了、不习惯被约束、不愿过父辈当年“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生活之外,相当一部分人是对严厉、小气、事无巨细、自以为是的父辈不满。即使被动接班,也会与父辈及原始创业人群发生冲突,或在国外生活多年不适应国内的行事风格,因此不愿意主动接班。这不等于不愿意创业。许多“企二代”希望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愿意自己开创新天地,不愿意躺在父辈制造的“沙发”上吃老本。这又是中国民营企业有希望的表征。这不能叫做“危机”,而是呈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一种转机和生机,体现了社会的一种进步,是势之所然,因而是值得肯定的。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