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浙江民营企业的一次会议上,很多人推举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做“民资委”主任。接受媒体采访时,李荣融表示:如果国务院任命我做“民资委”主任,我一定当好。因为我知道它们疼在哪儿。他指出了民企目前的四个不足:信息不足、信用不足、培训学习不足、政府的帮助不足。(3月11日《中国经营报》)
李荣融任国资委主任期间,一直以替国企说话著称。不管如何评价,按他所处位置,应该算是忠职履责。对国企而言,有这么一位敢于、乐于替他们代言的“当家人”,当然是一件好事。民营企业呼唤“民资委主任”的玩笑,其实不仅隐含着对国企优势地位的艳羡,也有对民企自己的“当家人”的期冀。可以说,看似轻松的调侃,其实是一种沉重的吁请。
民企的四个不足,李荣融看得很准,分析得很透彻,的确是“知道它们疼在哪儿”。只是,要抚慰、治疗民企的“疼”,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除了依靠经济政策、金融政策、财政政策集体发力,还需要顶层设计来完善对民资、民企的帮助。也就是说,不妨按照浙江民营企业主的“调侃”,真的设立“民资委”这一机构,来统领、协调民资民企的发展。
信息弱势、政策把握力差、融资难、政府帮助少等问题,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庞大政策体系。最重要的是,民营企业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发言权不够“分量”。这个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子,却仅仅处于“被管理”的尴尬地位和状态,没有被赋予应有的主体地位。博弈地位的弱势以及“参与感”“主体感”的缺失,民营企业强烈呼唤“代言人”的心情也就可以理解了。
正如李荣融所说:“如果国务院任命我做‘民资委’主任,我一定当好。”看来,目前不是没人想为民营企业做事,也不是没人知道民企的难处到底在哪里,只是苦于缺乏有效的平台。如果设立“民资委”机构,就可以为民营企业设立这样的发展平台,让“民资委”做好民企的“代言人”“娘家人”,为民企奔走呼号,争取最大的政策利益,抹平与国企竞争的地位鸿沟。
“民资委”与“国资委”应该存在本质的不同。“国资委”代表国家对国企、国资实施管理、监督职责;而“民资委”可以是一个类似行业协会的组织,要做的事情,第一是在法律层面推高民企的经济主体地位,使之与国企在平等的市场下进行竞争;第二是协调各个政府部门,为民企争取政策红利与现实优待;第三是充当民企集体“发言人”“娘家人”的角色,为民企呐喊发声,并协调民企内部的竞争协作关系。
李荣融曾说过,国企的地位就像湖人队的科比。民企要想从“科比”们的夹缝中分得一杯羹,当然不能指望国企们的道德自觉。民企在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有自己的“球员工会”——“民资委”。
若能如愿,则民企、民资发展壮大进程必然加快,市场经济将更具活力。(张瑞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