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银行34项服务收费取消后,仍有部分银行改名目再收费,银行收费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昨天,中国银监会和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举行发布会称,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226项免费,占比21%;收费项目850项,占比79%。这是官方首度公布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总量。(7月13日新京报)
虽然公布的收费项目比此前所说的3000多种少2000种,但近8成服务项目都要收费,还是让人觉得收费项目不少,似乎银行为客户动一动,就要收费。
一般来讲,服务必须得购买,这是正常的商业逻辑。但银行的这些服务都是必须的吗?有哪些原本就不会产生成本,却要消费者购买呢?这种现象肯定是存在的,比如刚刚被取消的密码重置费、密码挂失费就是如此。今年3月14日,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免除密码重置费。但一些银行将密码重置是免了,密码挂失费却没有免。试想,要想重置密码,不得进行挂失吗?密码重置费、密码挂失费原本就是一回事,银行却创造性地一分为二,弄成了两个收费项目,这种概念游戏,除了增加银行收益,不合理性是非常明显的。但这种收费项目存在多年,不知道大家被银行收了多少这样的冤枉钱。
可见,银行的收费项目,许多根本就不合理,但银行业为了自身利益,多年来一直创造性地进行这类收费。资料显示,与2003年相比,7年间商业银行有偿服务产品增加338项,增长104%。可见银行业想办法收费的幅度是多么大,而且有些收费项目,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很多收费项目,从前就是不收费的。这就是说,7年来增加的收费项目,很多是不合理合法的,没有取得消费者同意是一定的。
基于银行业总是在创造一些莫名其妙的收费,尽管银监会声称收费项目只有850项,笔者以为,还是请银行将这些收费项目都公开,让大家明明白白地消费。
中国银行业协会称,合规合理的收费应多多益善。的确,只要银行为大家提供了合理的服务,收费则天经地义,但如果一些服务从前就存在,并没有收费,也没有增加银行运营成本,现在却突然开始收费,这恐怕就不是金融创新,收费也没有多少合理性。
国内银行的收费项目之所以引起诟病,一是一些收费项目秘而不宣,一是一些收费项目具有不合理性。国内银行之所以如此操作,关键在于没有走向市场化,垄断还在占主导地位。垄断之下,消费者即使发生不合理,也是无可奈何的。银行业几年来一直在声称清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却越清越多,这就是必然结果。银行业如果想促进收费合理,一是将收费项目都公开,二是要彻底进行市场化,让民营银行和国有资本公平竞争。只有如此,收费乱象才可能真正得到遏制,消费者才能受到合理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