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引入市场机制,腐败、骗补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就会很大,或者效率就会极其低下。
陕西省、市两级政府对养羊户都有一定的补贴,但记者调查发现,对外宣称拥有万只的养羊场,却只有几百只羊,畜牧局说:“羊是流动的,谁能数得清。”养殖户说,每年都有政府补贴,“三年了我一毛没拿到”,官方解释是“每年要从不同的羊场中评选”。(《华商报》2月21日)
陕西的羊场骗补助,是很多政府补助被骗的缩影。无论腐败是否真的存在,诱发腐败的隐患是毫无疑问的。比如,在“每年要从不同的羊场中评选”的机制之下,“我们这么多羊没拿到钱,田局长家的羊才几十只,却领了十几万”,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政府补贴的机制不改,也注定只是曝出一起查处一起,或者在运动式的整顿中稍有收敛。然后,又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好政策依然被唱歪、用歪。
“每年要从不同的羊场中评选”的解释,显然是站不脚的,因为这样就是奖励,而不是补贴。官方的解释“羊是流动的,谁能数得清”,实际上也很清楚,不是数不清,而是不想数清。如果坚持“水至清则无鱼”非要数清,由官方来做,耗费的物力、财力、人力成本以及时间成本,将不可避免使这种补贴政策的初衷大打折扣。也就是说,这项工作是官员不愿做、也做不好的工作。实际上,无论是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规划,还是借鉴成熟国家的经验,这项工作都可以交给市场去做。
比如,世界上家庭农场经营制度最为稳定的美国,从1862年开始绵延至今长达150多年,完善的价格补贴体系就是助力之一,具体包括分为贷款差额补贴、直接收入补贴、反周期补贴、资源保育补贴和农产品贸易补贴等,但从一开始就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的新农业法案改革,无论是价格损失保障还是农业风险保障,都是以农作物保险项目的形式来运作,更加突出保险在防范农业生产风险中的作用。政府只是对计算过程作了详细的规定,具体执行则由保险公司来进行。由于保险公司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从而就避免了骗补的问题,加之政府的监管,也避免了漏补的问题。
政府对农牧业的补贴政策理应与时俱进,在提倡和鼓励规模经营的初期,按照数量补贴是可以的。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若不引入市场机制,腐败、骗补等问题的发生概率就会很大,或者效率就会极其低下。其实,这种操作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力量完成。而且,不妨将补贴分为若干类别,如贷款补贴、数量补贴、风险保障、价格补贴等,商业公司参与后,出于利益与风控,至少不会出现几百只羊号称“万只羊场”的“数不清”的问题。
得益于舆论监督,问题已经曝出。针对过去补助的情况进行核查,查处腐败和骗补的相关人员和官员,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查处之后,不妨考虑改变制度设计,“做不了、做不好”的事,交给市场就可以,政府专心做好制度设计和监管工作即可。 (郭文婧)
[责任编辑:张洁]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