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媒体记者向银行和房产中介多方求证发现,“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似乎已成上海一些银行“潜规则”。更有甚者,即便已落户上海,但因身份证号码头三位数仍是福建代码350,就被上海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拒绝房贷申请(7月30日澎湃新闻)。
据披露,银行拒绝给福建人贷款的原因可能是几年前,很多在上海从事钢贸生意的福建人向上海银行骗取巨额贷款,后来无力偿还,形成大量坏账,大都关门跑路了事,让银行讨债无果,损失惨重。据《上海证券报》2013年9月26日报道称,据估计,福建宁德信用卡逾期的钢贸商少说也有数万人,额度达几十亿元。由此看来,银行的确受伤不小,形成“一朝被蛇咬”的心里阴影,也让人容易理解。但银行如果因此形成信贷地域性歧视,并暗地实施联合“封杀”手段,不仅有失银行经营水准和违背信贷原则,更有行业垄断信贷资源之嫌。
银行贷款被骗并蒙受损失,是该值得同情,毕竟信贷是银行经营获利的大头,防范信贷风险是银行生存发展根基。但在某一个时期因某些地区人贷款形成损失,而就对该地区或从该地区走出来的人都产生贷款歧视,无论如何都违背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信贷运行规则,是不被社会接受的,更会遭到社会民众广泛诟病。
一方面,即便已有贷款形成损失,银行应冷静分析原因,而不是把贷款损失怨气都洒在某些地区某些人的不守信用上。从福建钢贸商骗取银行巨额贷款而逃避偿还责任情况看,应主要受当时钢贸经营不景气导致亏损引发资金断链影响,才使贷款人使出关门跑路不诚信之招。话说回来,即便换了几他省份的人,也会出现相同结果。同时,银行也应负不可推卸责任,钢贸商能从银行轻易骗取巨额贷款,足以表明银行没有严格认真审核贷款者资质和坚守信贷风险防范底线,为扩大信贷规模放松贷款条件,甚至存在各银行为争取钢贸商贷款相互降低贷款要求嫌疑。上海部分银行动辄对钢贸商信用卡额度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过度授信,埋下了贷款损失祸根。说句“马后炮”的话,如果当时放贷银行都严格把关贷款条件、认真研究钢贸市场行情,对钢贸企业谨慎贷款,又怎会落得今天贷款损失结局?如果银行业信贷风险防控措施不严密,今后还有可能被其他省贷款者骗贷事件发生。
另一方面,现有商业银行贷款条件,不外乎要求贷款人提供收入证明、房产及其他表明贷款者具有偿还能力的证明。同时,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并考察贷款者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并没有对贷款对象是哪里人作出规定。可见,只要贷款者符合上述条件,无论他是哪里人,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都应进入贷款正常审批流程,银行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退一步,即便是原来参与经营的福建钢贸商现在有贷款需求,只要他想办法将原来贷款还上,消除征信系统的不良信用记录,并符合现有信贷政策要求,银行依然应对其一视同仁,“网开一面”,满足其贷款请求。显然,上海部分银行对贷款对象区域性加以明里或暗里限制,实施信贷歧视和信贷封锁,显然与银行现有信贷政策及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相悖,且制造了人为信贷不公,使某地区社讲诚信、需要贷款且符合贷款条件的人求贷无门,无疑加剧了民众信贷难度。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银行对某一地区民众形成不讲诚信的“呆板”印象,与现实相比,也显得荒唐可笑。因为人们诚信观念和水平是与一定阶段教育水平及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具有很大可塑性;随着民众接受教育增多、法治水平提高及社会经济发展,民众诚信状态是可逐步好转的。
可见,一个地区部分人不诚信不能代表所有人不诚信,过去一个时候诚信状况差也并不表明现在诚信状况就差。银行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一个地区的民众,更不能用旧有思想观念来衡量一个地区诚信状况。作为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信贷风险管控方式,把主要精力用在贷款严格审查上才对。如果仍墨守成规,不仅对自身发展不利,而且与改革开放后,一些地区产生的“某某省人品德有问题”、“本工厂不招某某省人”一样,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不负责任的地域歧视性观念,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模式格格不入,应坚决摒弃。
银行之所以能搞信贷地域性歧视,根源还在金融业竞争不充分及银行业强大经营阵营的优势话语权,导致民众融资渠道不畅。消除这种现象,还得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为广大普通民众提供更多的、快捷的、低成本的融资渠道,以便倒逼银行改变信贷地域性歧视。当然,上海部分银行地域性歧视信贷观念,也从反面给当前不讲诚信的人敲响了警钟:不讲诚信损害的远不止个人诚信记录,更是给所在地区所有民众诚信抹黑;每个人都应树立良好诚信理念,这是对自己家人、亲人及所有家乡父老乡亲的高度负责。(莫开伟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