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日公布了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上个月违规收取人民币个人账户密码挂失费的事实。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已依法责令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多收费用退还客户,并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8月3日广州日报)
到底罚银行多少钱;银行怕不怕罚,确实是个问题。央视曾报道过,目前银行提供的服务项目超过3000种,随之而来的是收费项目激增,如今大大小小的收费项目,竟然已经超过750种,消费者莫名“被扣费”的现象很严重。上述银行公然违规收取相关费用,损害储户合法利益。发改委已明确要求各地组织全面检查,对7月1日以来的违规收费,特别是密码挂失手续费要全额退还给客户。但此次查处只是一阵小风吹过,要真正遏制银行的违规乱收费,必须建立长效的查处制度与机制。
银行乱收费不能一退了之。建立合理公平的收费定价机制,对商业银行结算成本和新收费立项进行严格审批和正常监督,势在必行。对增加新的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必须说明具体理由,确立公示与听证程序。相关部门应提前邀请消费者代表等参与调查和听证,督促银行对服务性收费一律明示和描述服务规程与质量,每次变动前都应提醒客户,确保其公开与公平。银行在向客户提供每一项具体服务时,主动告知具体收费标准与金额,让客户知道银行为此付出多少成本,以消除客户“被扣费”质疑。
最关键的是监管部门要亮剑。对银行乱收费应视同价格欺诈予以规制与查处,不能坐等客户“计较”。必须健全和完善银行价格问题举报受理平台,像110那样随时投诉随时查处,立马纠正。要确立现场处罚权。监管部门对银行违规乱收费闻风而动,现场处罚,让不守规矩的银行得到及时的公开曝光。其次,要加大违规成本。运动式执法,谁摊上谁倒霉,罚款金额也是毛毛细雨,很难挫折银行违规乱收费的侥幸心理。应像对待假冒伪劣商品那样,“乱”一罚十。除责令如数退还乱收的费项外,还要处以十倍于违规收费金额的罚款。这里的十倍不是以单笔违规金额计算,而是要“算总账”、“秋后算账”,即既迭加计算所有违规收取的某一费项,又将违规收取的所有费项计入违规总额,可根据查处的需要上溯调查。
再者,捆绑问责,合力惩罚,使违规银行处处被动,寸步难行。不仅要将违规乱收费的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行长身上,而且要通过征信体系和上市门槛等对违规银行进行合并惩征,甚至可对违规银行单独实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附加罚。总之,通过严管重罚,使银行付出巨大代价,让消费用脚投票,以自觉维护公平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台湾网网友:梁江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