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形容中国近1/3个世纪的改革历程:前30年,解决了做大蛋糕和“先富”的问题;今后,在继续做大蛋糕的同时,要解决好分蛋糕和“共富”的问题。虽然是一种比喻,却耐人寻味。
当今时代,“公平焦虑”已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知识不是力量、户籍才有分量”的慨叹,折射出教育公平的现实处境;一个具有事业编制的清洁工岗位,引来不少大学生竞折腰,折射出体制内外待遇保障的差别……毋庸赘言,从教育、医疗到住房、养老,从收入分配到社会保障,当前改革面临的问题,大多与公平正义有关。
“我们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既是对群众“公平焦虑”的及时回应,更为继续深化改革标注出“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但如果红利难以体现到群众切身利益上,改革如何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发展是硬道理,但如果成果不能惠及广大群众,发展如何获得持续的内生动力?从这个意义上,“公平正义”不仅是推进改革的目标,更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几十年前,诗人曾经用动人的诗句,写下这个民族对未来的憧憬。时至今日,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改革已经驶入一片开阔而光明的海域。让人人享有出彩的机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是党和政府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而抵达这一梦想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升学、就业、办企业、上项目、买房子……只有让人们在各项涉及自身权益的事情中,依靠规则而不依靠关系,依靠努力而不依赖背景,改革才能获得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政府才能赢得更多的支持。
机会的均等,有赖于规则的完善。通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中国正在努力为每个人面前铺上一条起点公平的金色跑道。然而,公平正义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既需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也要根据时代的条件现实地推进。对于今天的中国社会而言,从教育公平到机会公平,从制度公平到分配公平,从权利平等到人格平等,公平正义的概念已经拓展到各种领域,成为改革进程中的“刚需”。知之者不易,行之者尤难。面对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那种“人人受益,无人受损”的普惠型改革越来越难以实现,改革常常面临众口难调、得此失彼的尴尬,遭遇“不是这部分人不如意,就是那部分人有意见”的两难。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改革、实现公平,其难度可想而知。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改革之路固然并非坦途,但也正是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更需改革者拿出涉险滩的勇气与担当,具备走钢丝的平衡与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当今中国,无论围绕如何改革有多少分歧争议,公平正义无疑是社会最大的公约数,也是改革的最大共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身份平等的坚冰;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消体制内外无形的“双轨制”;进一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人人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唯有以制度和规则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才能让公平正义照进现实,才能为中国梦想筑牢坚实基座。
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公平正义,本是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在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改革攻坚期,公平正义的诉求更加强烈。用改革的勇气和担当坚守公平正义,反过来,公平正义所激发的力量,也定能推动转型中国涉过险滩、穿越激流,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本报评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