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来饱受争议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昨天发布的“中国基金会透明指数2012排行榜”上获得满分,和另外16家基金会并列第一名。该指数由研究性公益机构基金会中心网研发、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12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只能说红会的这朵“小红花”,来得真不是时候。因为就在这个排行榜发榜之前,网曝成都红十字会在汶川地震后设立的募捐箱中的善款,因多年未取,导致箱内纸币长出白毛。尽管查核工作仍在继续,但有图有真相的新闻还是生生刺痛人心。情理上说,对“信用重构期”的红会来说,最缺的也许不是“小红花”,而是安安静静地在世道人心间求得制度上的平衡。
从这个意义上说,“满分”对红会并不是一件裨益信誉的好事。
然而,面对一份有理有据的数据榜,以诛心之论妄自菲薄,显然有失理性,质疑也因纯粹的情绪而显得轻飘。真正值得反思的,未必是红会的成绩与殊荣,而是连羽毛未及整理干净的红会都“满分第一”了,中国基金会透明度究竟又是怎样的纠结或不堪?
这个问题,显然比只盯着红会穷追猛打来得更重要、更迫切。不妨来看两个现实:一者,据基金会中心网总裁程刚介绍,只要基金会在任何渠道披露年度工作报告全文,并且其中项目支出合计占公益支出80%,其分值就可以达到48.8分,但全国却有1384家基金会分值低于48.8分,这意味着全国有63%的基金会合规性指标披露不合格,吊诡的是,“它们却都通过了民政部门的年检”;二者,《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但作为公募基金的湖北省湿地保护基金会,连续两年公益支出比例占上年度总收入的比重不到20%,而作为非公募基金的青岛市天泰公益基金会,2011年公益支出仅占上一年末净资产的1.17%……“它们也通过了年检”。
有些道理其实并不复杂:当大家都伸脚绊倒老太太的时候,路见跌倒老人而视若无睹也就成了“大仁大义”——因为他起码没有落井下石;当权力都去钻营寻租的时候,秉公守法就是最大的“英雄”——因为他起码没有违法犯罪。有人说,底线下移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危机。那么,在红会的“光荣上榜”事件上,我们看到的何尝不是基金会的乱象与失范。说白了,这“满分第一”,也许未必是因为红会真的乖巧无敌,只不过没“其他人”那么多的猫腻与戾气罢了。明显不合规定的基金会也能安然通过职能部门的“年检”——谁还能笑话红会的这个“第一”呢?
别把红会的“满分”当做笑谈。也许这分值适得其所,只不过它恰恰揭露了中国基金会最尴尬的现状。无透明则无监管、无透明则无公平,与其执着在红会的边边角角,不如看看更多基金会的“躯干”——还有多少违规违纪的“小数点”、还有多少毫无技术含量的“暗箱做派”,逃过了监管的双眼?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