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营养餐“吃不饱”的质疑,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日前作出回应表示,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营养膳食补助,不是“免费午餐”。他认为,这个计划是“做加法”的过程,并非代替午餐,也不是国家将这些地区义务教育学生的午餐“全包”了,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做一个补充和改善。
这位负责人的回应,似乎可以解释为何一些地方的营养餐不能让学生吃饱——既然是“加餐”而不是“正餐”,所以光靠这“吃不饱”就在情理之中了。然而,要让我国营养改善计划得到较好的实施,恰恰需要纠正有关部门对营养餐是“加餐”而不是“正餐”的认识,要以正餐思路重新调整并设计这一计划。
以“加餐思维”来设置营养改善计划,其初衷是可以理解的,政府一时难以拿出那么多钱,“全包”学生的午餐。可是,从目前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情况分析,正是“加餐思路”导致营养改善计划问题频频。
首先,既然是“加餐”,有关部门就可能没有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积极性——反正是加,晚一点加,甚至加不加也就无所谓,所以,大家看到,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一年多来,一些地方还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有的地方下拨资金还未到位,不少地方存在“有米无锅”的问题。
其次,对于“加餐”,可钻空子的空间甚大。在舆论质疑营养餐为何如此差、吃不饱时,主管部门称这是舆论的误解,营养餐本就不是正餐。众所周知,如果这是正餐,学生吃不饱,责任就在主导的政府部门、学校和供应商,可现在是加餐,加一点也是加,追究起责任来,也可以找到托辞。另外,社会舆论纷纷质疑为何给学生的营养餐就是面包和牛奶,这站在加餐角度,也就没什么问题。可以说,这就给了一些具体负责操作的人员钻空子的“底气”。审视各地发生的营养餐事件,缺斤短两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另外,营养餐的“加餐”性质,也让安全责任的界定十分模糊。这某种程度也降低了具体操作部门的安全责任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公众和家长,其实都是把国家提供的营养餐看作是“正餐”的,如此一来,有的家长就不会给孩子准备“正餐”,而是让孩子去吃营养餐,假如学校给孩子们吃的营养餐,就是“加餐”的点心,那么,孩子的营养不但没有改善,倒是会出严重的营养问题。湖南凤凰支教女大学生之所以发微博提到营养餐,显然,在她所在的学校,师生都是把营养餐作为正餐而非加餐的。
这是决策者应该充分考虑的。营养餐现在在一些地方变为“闹心餐”,有关部门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必须意识到,“加餐思路”有着先天性的不足,给推进这项计划带来诸多难题。以国家全包午餐、提供免费午餐的思路,来推进营养改善计划,才能一定程度解决以上问题,事实上,目前一些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得不错的地区,为学生提供的就是“免费午餐”,由于学生能不能吃饱、吃得是否有营养,责任就在地方政府,因此,更有利于明确监管责任。
对此,国家可能面临经费不够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高营养餐的标准,比如,从3元提高到4元, 从中央财政的支付能力看,这并不是什么大的难题。另一方面,要建立经费分摊机制,由中央财政出饭菜钱,地方财政负责饭菜制作、运送、管理的成本费用,我国在启动营养改善计划时,曾提到这一问题,但具体的分摊机制并未明确。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建立严密的监管制度,防止营养餐计划的费用出现跑冒滴漏。比营养改善计划投入不足更严重的问题是投入被侵吞、挤占,目前对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监督,主要还是上级监督下级(上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同级政府监督教育部门,教育部门监督学校),这种监督已被反复验证缺乏力度,只有引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才能提高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透明度,杜绝其间的权势、权钱交易。(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