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80后“副局长”成长设置点障碍

时间:2012-10-16 13:56   来源:法制日报

  科员到“副局长”升迁时间不到两年,头顶多个“杰出青年”的耀眼“光环”,年仅32岁的肖明辉,在5亿元的工程招标中大权独揽,收受1611万元的“好处费”,多次为他人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日前,肖明辉被海南省二中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0月15日新华网)。

  近年来,每有年轻官员沦为腐败硕鼠,总令人唏嘘乃至讶异,比如有人总结出贪腐案件的“35岁现象”——一项统计显示,35岁以下职务犯罪案超立案总数的12%,且呈涉案金额巨大,大案、特大案多等特点。据海口市人民检察院统计,近5年来,查办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职务犯罪166人,占立案总人数的38.5%。面对贪官年轻化之势,有一种声音认为,年轻干部更需遵纪守法。

  要求年轻干部更需遵纪守法,是个伪命题。年老官员,难道不该遵纪守法?难道可以不更需遵纪守法?众所周知,官场腐败除了“35岁现象”,还有“39岁现象”——工作多年已经独当一面,有了一定的权力,这个关口处于提拔的关键时期,提拔了就再上层楼,提拔无望,意味着仕途无望,于是破罐子破摔,堤内损失堤外补,大肆捞钱;还有“59岁现象”——临近退休,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趁在位之机捞上一把……由此可以看出,贪腐不分年龄。观照现实可以发现,近年来被查处的贪腐分子,各个年龄段都有,肖明辉只是其中一个典型而已。

  贪腐不分年龄,也不分岗位。《人民论坛》杂志曾经排出官场十大高危岗位,分别是国土局长、交通厅长、公安局长、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建委主任、市委书记、安监局长、国企老总和房管局长。所谓高危岗位,意指最容易在廉洁问题上“出事”的领导岗位,从现实反馈看确实如此。但实际上,不仅高危岗位容易出事,即便是一些清水衙门,照样有官员落马,比如审计部门。

  很显然,只要拥有权力,而权力又缺乏足够的监管,掌权之人必然腐败。其实,这一点,思想家们早已总结出了近似定律般的道理——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肖明辉就是如此,虽然身为规划局副局长,但在造价高达5亿元的项目中,他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他一个人“既负责合同文件起草,又负责中标企业的选择”。如此一来,不腐败说明他操守高、有定力,腐败说明他太有腐败的条件了。

  肖明辉是清华高材生,被当作人才引进到海南,曾获得“十大杰出青年”等诸多荣誉,这样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学历年轻干部成为巨贪,确实让人惋惜。如果真要爱护肖明辉,就不要给他那么大的权力——让他“既负责合同文件起草,又负责中标企业的选择”,不是“逼”他犯错误吗?须知,他是人不是神,在诱惑面前难以把握太正常了。即便给予肖明辉一定的权力,如果真要爱惜他的话,就强化对他的监督,有多大的权力就该有多强的监督。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当地只给他权力,而缺乏到位的监督,因此肖明辉的堕落,不是一个人之错。进而言之,我们在现实中经常看到一种怪异的现象,为了引进名校人才,一些地方往往许以各种优厚条件,除了较高的官阶,还有为所欲为的自由以及不受约束的特权,如此不出事才怪。由此,一些地方在引进人才时,也应该谨慎,不妨反思一下异化的引进人才政策。

  孟德斯鸠说,“(这是)永恒的经验,每一个当权者都容易滥用权力;他一直这样做,直到他碰到障碍为止。”何谓障碍?简言之就是监督。监督,说着容易做着难,否则坊间也不会有“上级监督下级太远,同级监督同级太软,下级监督上级太难,组织监督时间太短,纪委监督为时太晚”的感叹了。权力是个张牙舞爪的老虎,如果没有监督或者监督不到位,必有下一个更年轻的“肖明辉”。秦淮川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