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假宽带:有真相还要有真招

时间:2012-10-09 13:3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10月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清华大学网络中心的专家先后对北京、四川、天津、河北、深圳等地宽带质量进行测试,发现用户花高价买来的高速宽带,实际根本没那么快——用户买了6兆的独享宽带,实际在高峰期测速才0.5兆;一些二三级宽带运营商为牟利“一带多卖”,承诺是独享宽带,实际是多人共享;某些测速软件设计有缺陷,网速排行已成骗人道具……

  信息时代,一根网线连接千万家。掉线、缓冲、再掉线、再缓冲……有此消费体验者比比皆是。更可气的是,分明坐的是老牛车,当初掏的却是四马拉车的票钱:他们告诉你,多掏点钱吧,多掏了就可以独享高速通道;他们忽悠你,你用的已经很宽了,你要是不掏这个钱只能更慢。中国宽带收费之高,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还要把用户当傻子忽悠,诚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不可忍又能怎么样呢?

  假宽带本已不是新闻,可全民喊打了一年多,人家依然故我,所以这事儿又成了新闻。早在去年,专业的中国互联网调查组织机构和数据平台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宽带用户调查》报告,就揭开了绝大部分互联网用户用的都是“假宽带”这一事实。记得当时,“不明真相的群众”就火冒三丈过,网民抨击猛烈,媒体呼吁治理,专家出谋划策……压力之下,运营商也曾积极表态,称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宽带将即刻提速,让大家对“窄宽带增肥”很有期待。可风头过后,又怎么样呢?感受还是那个感受,龟速还是那个龟速,收费却没见下降,说是“假治理”恐怕也不为过。

  假宽带的问题,远远没有被放置于“可治理的平台”之上:由于被有限几个大电信公司垄断经营,在国外属于基础公共服务的宽带资源,可以被随意发包给二级、三级运营商,转售牟利层层加码,弱势的网络用户没能力用脚投票;由于政企不分的特殊地位,社会监督无从下手,民众意见只能空转;由于技术性较强,网速不时变化导致监测结果难以科学呈现,隐蔽性太强,民众感受无法及时固定为经营商缺斤少两的证据,运营商也就难以被重罚。

  这些根本性的弊病不被“对症下药”,运营商就会肆无忌惮,媒体炮轰,它不怕;网民不满,它不怕。面对如潮质疑,不以为然,甚至用“共享是国际惯例”“监测工具很科学”等作为说辞。即便共享是惯例,打着独享的幌子欺骗用户出高价也是惯例吗?宽带速度评估、价格评估说不清道不明也是惯例吗?如此这般的“脸皮厚,吃个够”也是国际惯例吗?

  作为信息时代基础服务的宽带网络,其运行质量,将为中国社会尤其中国经济提供一个基本的“场域”。宽带不宽,真相有假,对经济社会的伤害是潜在的,也是巨大的。肥水流入弄虚作假者腰包,经济遭遇一根网线的梗阻,亿万网民被蒙在鼓里做冤大头,我们岂能容忍这样一个市场存在?而目前来看,宽带运营如果不从公共资源服务的角度去界定,不建构起外在的严密监督力量,很难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道义指向。

  所以,面对假宽带忽悠老百姓的真问题,有关部门看在眼里,更要放在心上,用权威的手段拿出权威的事实结论,真相浮出水面的时候,治理的真招也得相应而出。否则,忽悠者还会继续忽悠,弱势者也将继续弱势。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