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长期照顾问题,是当今上海、我国乃至国际上共同关注并急切需要应对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医疗照顾、心理慰藉的问题,更是涉及到社会长远发展的大事。
这个问题究竟怎么解决?每每议及此事,讨论者常处于一个非常纠结的境地:这事如果由政府包下来,规模大,涉及资金大,效率未必最优;如果将其商业化,价格如果不够合理,不仅相当一部分人承担不起,大家首先在理念上就很难接受。现在需要破解的难题是,如何吸引在运作效率上更有优势的企业积极参与其中?
日前,“老年长期照护:实践和政策选择”国际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创新基地召开。会上,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提出了一种新思路:通过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弥合政府和商业企业之间的鸿沟,动员更多人来帮助老龄护理问题的解决。
那么,什么是“社会企业”?汤敏举了孟加拉国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例子。尤努斯是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的创始人,有“穷人的银行家”之称,而如今,他已将工作重点转向了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上。其中一项重要尝试,就是联手法国达能集团在孟加拉国合资创办了一家酸奶厂。由于孟加拉国至今面临严重的饥饿和贫困问题,儿童营养不良的问题非常严重,而如果儿童在出生后的22个月之内没有摄取足够营养的话,就可能造成终身残疾。于是他们就做了这么一种酸奶,它含有儿童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小孩子只要一周吃两罐,就能基本解决营养不良问题。当妈妈们清楚了解了为何要吃这种酸奶后,很快地,这些酸奶就顺利地以很低的价格,通过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贷款体系卖给了穷人。
为什么这个酸奶有一定的公益目的,却仍要收取很低的价格?因为,如果没有任何收入,作为投资人的尤努斯和达能集团很快就会血本无归,但如果能有一个基本保本的收入,投资人就可以不断扩大生产,从而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儿童解决营养不良问题。由此,尤努斯提出社会企业应当满足的三个条件:它以某一个社会目标最大化为投资目的,但财务上可持续;投资者不分红,最多只能拿回原始投资;所有参与这个公司的员工,可以拿到正常的且有一定竞争力的工资。在汤敏看来,这种社会企业很可能适用于老龄护理领域,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化解人们关于老龄护理究竟由谁来办、怎么办等一系列难题。
但是,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企业这个领域才刚刚开始萌芽,如何推动其更快发展?汤敏认为,首先,我们要多做介绍,让社会企业这个概念在社会上有所认知,特别是政府要有所认识;其次,我们要培养出大量社会企业家,并需要大量社会企业的投资者,要让更多企业家来了解、认同、参与此事。汤敏说,当前我们有那么多企业家热心公益、愿意捐款,一定有相当部分企业家愿意做这种社会企业,因为企业家更容易理解并支持这种企业发展模式。
再则,既然我们要说服企业家来投资,就需要更灵活的融资机制。除了风险投资,世界上已先后在巴西、葡萄牙、新加坡出现了社会企业的股票交易所,很快又会有一家在伦敦成立。通过这一机制,社会企业的运作更规范、透明,也获得了更多愿意帮助其做大做强的投资。
最后,社会企业尤其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励与配合。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已成为国际上的一种潮流。其中,政府不把项目外包给一些纯利润企业,也不把它外包给事业机构或公益慈善机构,而是外包给具有企业性质又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社会企业渐成主流。这也是社会企业近年来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很快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关注社会企业、推动社会企业发展,汤敏组织资深导师团开创了一门名叫“创业咖啡”的社会企业启蒙课。在去年开始的第一期试点中,这门为期一学期的课以北京大学为主会场、通过视频直播方式辐射到其他10所国内高校,希望让大学生了解原来企业可以这样办,而老龄护理将是社会企业最重要的一个领域。下一步,类似的社会企业创业培训,将通过高校就业创业系统开到50所学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