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及问责不应成为“无言的结局”

时间:2012-09-19 14:33   来源:工人日报

  网络上的一些公共话题有时热得快,冷得也快——近日,不少人似乎已经忘了前不久因“一身是宝”而红火的“大表哥”杨达才、“打空姐”的方大国、哈尔滨侧滑的大桥……9月17日,浙江经视记者致电陕西省安监局值班室,当问及被省纪委调查的杨达才是否正常上班时,工作人员回答“局长天天都上班”;在联系广州越秀区纪委,询问方大国是否被停职时,工作人员不愿意证实。

  见了这个追踪报道,有网友表示,请用继续围观抵抗遗忘。

  热点事件层出不穷,网友及媒体顾此失彼,而“出了事”、“捅了娄子”的有关部门近些年也学聪明了,不是一上来就“捂盖子”,而是在风口浪尖上严正表态,信誓旦旦,跟大众玩起了“持久战”,不是高抬轻放,就是打着“彻底调查”的名义拖到大众忘了这档子事,不了了之。

  如今,见有媒体继续追问,相关部门负责人很可能会表示“尽快给出结果”,有的迫于舆论压力,尽快给出一个处理决定;有的感觉处理起来很棘手,想拖一拖避避风头再说。

  诚然,对于一些公共事件,大众需要的是真相,相关部门依法调查取证,也确实需要花费时间,但花费时间不等于无限期调查下去,乃至成为“无言的结局”。一个并不确定的“停职”、一个正在调查的声明,是处理“出事”官员的措施之一还是终极措施,也应该有个说法。媒体及网络舆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只能是在口舌上刨根问底,若没有现实中相关部门和力量的参与,最终也只能是白费口舌。

  当下,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已经改变了以往的舆论生态,“爆料”等舆论监督已经渗透到官员们日常生活的一颦一笑。但是,这种监督终究具有偶然性、随机性。对存疑事件彻底调查澄清,积极且负责任地回应公众质疑,将舆论监督引导到法治的轨道上,是一条康庄大道。(徐新星)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