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住豪华夏令营之风有多难

时间:2012-08-03 10:20   来源:工人日报

  据《新华每日电讯》7月31日报道,今年5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组织出国夏(冬)令营,原则上不组织低年级学生出国参加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然而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发现,低龄化加剧、内容藏猫腻、学校逐暴利……游学团蜂拥海外,重重陷阱令人防不胜防。一些海外游学团异化为纯粹的旅游团、购物团,“游而不学”现象凸显。

  曾几何时,参加高水准的夏令营、体验不一般的游学生活,是许多孩子的梦想和期待。一些家长为了鼓励孩子上进,也将参加夏令营作为“蛋糕”进行激励。夏令营一度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有着闪光的成分。

  然而,近年来,夏令营的内容已经不再单纯。虽然仍有一些夏令营保持了健康本色,但更多的夏令营已经变味。不少夏令营由一些培训机构单独办或者与学校合办,或者是以学校名义主办、旅行社协办。有的游学团干脆扔掉了夏令营的旗号,直接以“某某游学团”的名义公开招生。游学团的内容不再是传统的参观学习,而是旅游、购物,有的安排“途经大型直营购物中心,可以采购世界名牌商品”,甚至有的将“两晚入住赌城拉斯维加斯”列入行程。一些游学团演化成家庭财富的比拼场,富裕家庭的孩子参加“欧洲团”、“北美行”,贫困家庭的孩子则只能“望团兴叹”,夏令营成了一种“拼爹”游戏。

  如此夏令营、游学团背后的经济利益元素越来越浓,逐利越来越成为主要动力。其中,学校、老师和旅行社上下其手,游学成了敛财工具或者学校、老师的福利。

  夏令营、游学团变了,不仅内容变了、费用高了,而且对孩子们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富裕家庭的孩子可以参加各种游学团,困难家庭的孩子则有心无力,对孩子们的心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游学内容名不副实,充斥着作假的痕迹,抵销或者侵蚀了学校德育教育强调的诚实、健康、阳光内涵。至于一些幼儿游学团,其正能量更是无从谈起。

  游学、修学的本意是让孩子接触社会,增强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现在一些游学团掺杂了过多的商业利益,学生成了各方牟利的工具。对于这样的既非夏令营、又不敢公称旅行团的所谓游学团,有关部门应该出重拳,正本清源,将孩子们心目中的夏令营还给孩子,将变异的“游学团”逐出孩子们的视野,这不仅有利于孩子,也有利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未来。

  刹住豪华夏令营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夯实制度规章是首要的,教育部已有的规定要严格执行,发现漏洞后应尽快打上“补丁”。同时,在执行层面,对于学校必须严格禁止与其他机构合办或自办名不副实的夏令营,对于一些机构或者旅行社举办的牟利性夏令营,有关部门不能任其打“擦边球”,必须划清边界,去伪存真。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