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免费厕纸”被大量浪费想到被偷换概念的“公共利益”
青岛南山区24座公厕试点免费提供卫生纸,一盘270米长的卫生纸,平均每天用掉八九盘,游客如厕后扯下一大截带走,或者拿来擦鞋擦脚(7月3日《半岛都市报》)。
我将自己放置在同样的情景命题加以考问,或许我也会是顺手扯走一卷卫生纸的那个人。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上其他无纸公厕时或许用得着,比如带回家就可以“节约”一点自家资源。而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下意识行为,就在于我把公厕里的卫生纸,当成了“公家的东西”。
公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房子是公家给的,单位是公家成立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公家医院、学校、食堂等的供应。但是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公家包揽一切的社会发展模式,恰恰带来的是经济效率低下、等级化严重,由此才兴起了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由“公”转“私”的进程至今还在持续。
在这个大变革、大激荡的过程中,人们虽然获得了个人利益的极大伸张,却依然没有从脑海中抹去公家概念。公家被形容为人人有权共享的公共产品,而这种享用又有浓厚的搭便车现象,所谓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公家的钱是可以随便花的,比如公款吃喝旅游,只要不放进腰包中就不构成犯罪;公家的一张纸、一支笔都是“免费”的,因此浪费起来毫不心疼;公家概念掩盖了真正的公共利益,人们形成了公共利益多拿一点,就是私人利益少损失一点的价值误读。
这其实是非常离谱的观念。其实公厕里的卫生纸是来自政府财政投入,实际上也是全体纳税人的支出。正如被糟蹋的公共绿地,成本是由你我来承担的一样。公共资源就是转移支付的结果,所谓占公家便宜让自己享受,不过是假想中的快乐,其实却是个体利益与公共资源的双输。当人人都形成似是而非的公家概念,都以拿公共资源为荣,最后巨大的公共账单就会让大家都难以承受。
而公家与私人之间在民众心理层面形成的对立,反映了在公共资源、公共服务上长期形成的体制性弊端。比如某些地方动辄强调资源归国有,私人不得染指,好像国家与民众利益之间是零和博弈。比如一味强调个体利益服从于所谓“公共利益”,而其实这些“公共利益”往往却是部门利益甚至是少数人的私人利益所替代。如此的条件下,民众只能形成公共利益是对个人利益的剥夺,牺牲个人利益才能换来公共利益的认知,公家等同于“官家所有”,这种自上而下的、无形的社会文化氛围,就会引发广泛的逆反效应。
人们要么觉得,公共利益放在那里不安全,很容易被权力所掠夺,不如自己多拿点,这其实是对个人合法利益不受尊重的条件反射。当每个人都以此方式来保护心目中的私人权益,公共意识就会在公共资源大家抢中化为乌有。而最终我们会发现,正如不保护个人利益,何来公共利益,对公共利益的淡忘与漠视,同样会引发个人利益的危机。因为这都是对利益背后的合法权利,没有形成法律认同与文化认可。
我们只有公家概念而无公共意识,在小小的一卷卫生纸上,这几个字显得是如此触目惊心,它应当引起更深入的思考。(毕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