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沿海某城市门户网站上,一篇题为《孤岛的脊梁——咱们身边的最美海岛干部》的论坛帖子,引发网友纷纷点击跟帖。帖子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基层乡镇干部,他扎根海中孤岛14年,带领岛上渔民修建蓄水工程、造林、筑路、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创建自然保护区,以长期的默默坚守和艰苦奋斗,赢得了海岛干群的真情赞誉和追缅。在帖子里,发帖者将该干部比作海岛人民的脊梁,“向脊梁致敬”、“呼唤脊梁”、“岛是大海的脊梁”等字眼,也频现于随后的跟帖。
“岛是大海的脊梁”,这里面有象征和判断,也有企盼和呼唤。何谓脊梁?脊梁就是主心骨,就是中流砥柱。作脊梁,首先意味着敢担当且能担当,愿负重且能负重,意味着“平常能看出来,关键时能站出来”。溯往观今,堪称民族脊梁、人民脊梁的优秀党员干部灿若星辰。远的不说,日前通过4300万张选票推荐出来的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中,可以说无一不被人民群众视为“脊梁”或者靠山。
对党员干部来说,除了责任和能力,“脊梁”还与信仰和操守相关。现实中,人们也不无痛惜地看到,有些党员干部,他们在“钢铁炮弹”的生死考验前不曾低头,在急难险重的“硬骨头”前不曾皱眉,却在金钱、美色、权力的诱惑面前把持不住,乱了心神败下阵来,由当初的“脊梁”变成被人“戳脊梁”。
“打铁须得自身硬”,耐得磨砺不叫苦,耐得压力不气馁,耐得寂寞不浮躁,耐得清贫不堕落,耐得考验不败阵,甚至还要耐得委屈不抱怨,唯有这样的优秀分子,才称得起“脊梁”这个质地优良的称谓,也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带领人民群众“打铁”、“开山”,蹚出科学发展的新路,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岛是大海的脊梁”,更饱含着对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的热切希冀。岛与大海总是不离不弃血肉相连,党员干部也须臾脱离不了更脱离不得人民群众。“所有的高山,他们的根深深植于大地;所有的大地,他们的根深深植于大海”,这句诗,是对“岛是大海的脊梁”的脚注。
当然,普通人一样可以成为“脊梁”。“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一段时期以来经媒体报道的诸多“最美”,有些就是我们身边的邻居、朋友甚至路过的陌生人。正是这些“最美”也最平凡的“脊梁”,建构着且必将建构起“最美中国”的坚定支撑和挺拔影像。
许多年前,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前进发展的新航程上,瞻望着如“大海”一样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岛”一样厚重沉勇坚定挺拔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