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仲祖文评论文章,号召各级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基层经验。年轻干部大多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更应该主动请缨,到基层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完成“回炉淬火”。
年轻干部多为“家门——校门——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实践经验,尤其是基层工作经验是其短板。许多年轻干部并不清楚乡镇和村一级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法,对于如何同老百姓打交道更是知之甚少,许多在城市长大的年轻干部甚至“五谷不分”,到了农村就会“一片茫然”。年轻干部如果一直在机关工作,不有意识的去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其所思所想和所作出的决策,离基层实际和群众需求自然相去甚远,难以贯彻落实。
年轻干部到基层去,就是要脱去身上的“书生气”,沾上基层的“泥土气”,在基层“回炉”,补上在学校和机关缺失的一课。年轻干部到基层去,更要脱去身上的“娇气”、“傲气”,适当冷却自己,完成“淬火”,实现升华。
当前,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已形成共识并逐渐步入常态化。国家对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都有明确规定,必须在基层服务一定年限,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类群体往往提前被上级机关“借走”。这种行为虽然短期内能解决某些部门的“燃眉之急”,但从长远看,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还有些部门虽然也定期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但往往时间很短,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更有甚者,只是文件下去了,年轻干部压根就没到基层单位报到上班,如此“变味”的基层挂职锻炼,只能是自欺欺人,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有些年轻干部虽然“身入基层”,但并没有“心入基层”,心理上还没有转过弯,认为组织派自己到基层去是不重视自己,殊不知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有些年轻干部认为在基层没有什么作为,习惯于得过且过,殊不知基层的广阔天地为年轻干部大展拳脚提供了最好的舞台,有多少理想抱负都可以在此实现。只有经历过基层工作的磨练,体味过基层工作的艰辛,年轻干部才能真正产生质的飞跃,实现“华丽转身”,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