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日前公布了我国99个利用国外贷援款项目的2010年度财务收支及项目执行的审计结果,披露了部分项目执行中存在违反法规及贷援款协定的问题,其中发生挪用、滞留项目资金情况的涉及6个项目,违规金额共约2.37亿元。
相对于国内出现的一些专项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在99个利用国外资金开展的项目中,出现2亿多资金被挪用或者滞留,这个数字并不算太大,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可低估。这些资金大都来自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这些机构投向我国的资金,是国际组织根据各自的职能向发展中国家所作出的一种资金支援,不完全是市场化制度之下的金融机构信贷,带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质。然而,这些宝贵的资金在流转过程中却被权力部门挪作他用或截留在半道,其造成的负面影响自然远超国内的一些资金违规情况。
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广泛支持,尤其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信贷机构,对我国贫穷、落后地区的经济扶持一向十分热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国际金融信贷机构对我国的贷款和援助款,通常是与我国政府部门进行洽谈后形成决议的,需要政府的诚信作为其背书。如今,当这些款项被权力部门私自挪用的时候,实际上是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诚信。而当诚信受到破坏后,实际上就动摇了我国与国际金融信贷机构合作的根基。
这些资金被挪用、滞留后的去向如何,审计署的报告没有披露,但我们从这些贷援款原定的投资项目上可以看出,这些资金的本来用途大都是环保、农村教育、医疗等方面,而这正是我国在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有所忽视的领域。在过往经济发展模式中,为追求GDP增长,一些地方过于注重能够在短期内拉升经济数据的项目,对地方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环境受到污染,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至于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投入等民生项目由于不能直接对GDP形成支撑,更被严重边缘化。
尽管近几年大力倡导经济结构转型,努力摆脱对GDP的过度追求,但权力部门对将资金用于不能“短平快”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仍然提不起热情,以至公然违背国际诚信,利用手中权力截留资金。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某些权力部门为追求自我利益,以至会抓住一切机会,将能够过手的资金变成权力差遣之下的“私家物品”,哪怕违背国际诚信也在所不惜。
此次审计署将国际贷援款被挪用、滞留的丑闻予以公开曝光,不仅体现了我国从严治理金融环境的努力,也体现了我国政府遵守、维护国际诚信的积极态度。目前,改革开放正面临新的国际国内环境,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共存。而要保证国际经济合作长期稳定发展,则必须遵守国际规则,以自己的努力建立在国际金融信贷机构中的信誉。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保证民生福祉这些方面,使权力部门减少乃至杜绝挪用国际贷援款的冲动。同时,我国还应建立起对国际贷援款的跟踪机制,使挪用、滞留现象在事前就能够得到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