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指数同比、环比均出现跌幅收窄局面。同一天,楼市指标城市广州,地王重现江湖,一块商业用地拍出13.22亿的高价,将广州地王价格提升近一倍。
房地产市场的重新活跃,让楼市预期再度迷离。在“稳增长”成为首要调控目标的前提下,部分地区量价齐升的市场表现,疯狂的地王加冕景象,是否意味着楼市调控政策即将松绑,市场拐点又将出现?
答案是否定的。市场表现与政策导向不合拍本是常态,调控之所以存在,恰恰是因为市场并非总是理性的。过去的楼市表现无数次证明,在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庞大的刚需等因素作用下,楼市已成为泡沫生成最快、产业结构劣化最强、百姓消费需求抑制最大、金融风险最易聚集的领域。无论从优化宏观经济结构,还是从修改楼市投机属性出发,都要求楼市调控具有坚韧性。目前的楼市回暖表现,不管动静多大,范围多广,都不会成为楼市调控转向的信号。相反,倒有可能成为楼市调控进一步从紧的先声。
还要看到,假如楼市调控功亏一篑,其代价远比坚持从紧要大。楼市如果因松绑再度飙升,刚需者固然望楼兴叹,本来加入保障房建设的社会资金,也会弃保障房而追逐商品房项目,导致对刚需的供应能力进一步下降。楼市调控,怎么可能如此选择?一旦因楼市二度疯狂引发全局性的经济问题,新一轮调控势必到来。如此,又会导致自有住房者财产缩水。这样的楼市调控节奏,不仅会导致楼价大起大落,还会导致各方利益受损。仅凭这一点就知道,楼市调控断无松绑可能。
最近一周,银监会、央行、发改委、住建部四部委连续表态,澄清谣言、厘清事实,这对及时明确楼市调控的政策底线,矫正不正确的市场预期,具有积极意义。但还要看到,不仅市场表现会影响人们对楼市的预期,地方政府的楼市微调政策同样会影响楼市风向,甚至作用更大。在中央政府部门表明政策立场后,地方政府也需明确,什么样的微调旨在解决刚需,什么样的微调是打擦边球,什么样的微调已越界,既要划出红线,也需及时总结实践加以判断。
有一点可以肯定:市场的反复不代表政策的反复。在楼市内部张力趋强时,需要重申:楼市不是稳增长的政策储备库和实现路径。这一点,楼市各方参与者,无论是购房者、开发商还是地方政府,不得不察。(徐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