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育不妨从常识做起

时间:2012-06-20 11:13   来源:新民晚报

  从兰州到武威汽车需急驰三个多小时。高速公路中断在乌鞘岭上,盘山公路穿越四千多米山头,但见白雪皑皑浑如梦,珍稀白牦牛悠然云外。祁连山在远处巍峨,云山互接如玉带环绕,融雪澈溪滋润山下沙漠绿洲。下乌鞘岭,黄沙杳渺中绿洲一片,即为千年凉州词反复吟咏的武威故郡。这里自古是汉家天子和西域游牧民族接壤、融合、争伐的边关,慷慨悲歌、万般柔情、结合在迷蒙深处。

  这迷人绿洲中,千百年来不尽的历史烟霾于沙漠和绿洲的互进退中逐渐消散。武威历史悠久,汉时霍去病西征凯旋而设郡,此后是纷争不已的边关繁华地,是一度强大而神秘消失的西夏王国的文化中心。在漫长历史中,武威积累下丰富的历史和自然文化遗产,如全国三大文庙之一“马踏飞燕”出土地雷台博物馆、全世界唯一以高僧大德命名的鸠摩罗什寺、唐代古大钟、天梯山石窟等都极为辉煌;武威地处独特环境,风沙和绿洲互侵,形成各种瑰丽自然景观,天梯山水库、沙漠植物公园、十万亩葡萄园、祁连雪山胜景等都令人难忘;武威的美食如滋鲜味鲜的羊肉和花样繁多的面食、迥异于江南江北,食之滋味绵长、回味无穷。

  武威的历史文化、人物和地方风志,说起来是一部大书,历代诗骚题咏即可编为一巨册诗歌总集。王之涣、王翰的《凉州词》千古吟诵,白居易的歌行《缚戎人》写战争和边关民族冲突给普通人带来的苦难,诗句所述令人震撼:“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早知如此悔归来,两地宁如一处苦?”

  武威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遗产,本地中小学生却很陌生。一次高考作文与“马踏飞燕”有关,本地考生竟不知这件国宝及其出处。而因其浩瀚精妙的佛经翻译事业而影响了东晋以降的中国文化历史的鸠摩罗什大师,本地中学生更是一无所知。

  在奇美如幻的沙漠植物公园里,我向武威文化教育主管领导建议,在武威尝试编写一本《地方读本》,植入中小学生日常教学中,和《思品课》合二为一,以不同年龄段分级分册编写,简略生动地介绍武威本地历史、文化、人物和地理胜迹,以让本地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基本了解。学生们不仅因此能对家乡有深刻形象记忆,在碰到写作文之类考试时,这些具体而生动的知识也会派上真正的用场。武威主管领导卓有识见,对此极为重视,我感到这件事可能有机会进行下去。

  本地化常识课,有些教师也在尝试,但无法进入正常教学课程中,而缺乏惠及全体学生的推广力。如武威开风气之先,其经验可在全国推广,成为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动力。

  各地中学生的历史和地理课,更多是抽象的知识,跟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生活无关。教育中总提到热爱家乡。但爱并非抽象情感,而是具体表现。在空洞说教中,学生的情感找不到落地发芽的土壤,而只能虚无地展开想象。

  武威中小学生有机会学习到本地的自然历史人文知识。如能切实推行,然后积累经验传播到全国各地,真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情。(叶开)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