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费禁令为何会遭遇执行难?

时间:2012-06-20 11:03   来源:四川在线

  6月,各地“小升初”陆续进入考试录取阶段。为遏制择校乱收费,国家有关部门今年以来陆续出台禁令,内蒙古、江苏等10多个省、区近期也相应出台严规。然而,记者在江苏、内蒙古等地调查发现,由于择校收费私下进行,似乎形成一条灰色链条,因而禁令严规遭遇执行难。(《人民日报》2012年6月19日)

  择校费问题由来已久,每年的招生季节,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上与择校费有关的新闻(帖文)总是层出不穷。越来越高涨、越来越离谱的择校费,不仅严重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而且滋生和孕育着巨大的教育腐败。

  应该说,国家有关部门是非常重视择校费治理工作的,早在很多年前就发文件严令禁止各级各类学校收取择校费,也不准变相收取择校费。但这么多年来,上级的政策归政策,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仍我行我素,择校费照收不误,而且越收越多,越收数目越大。一些地方为了规避检查,已将择校费改名为“捐助款”“慈善款”,而且需要家长“自愿”缴纳;这些费用也不再直接和学校发生关系,而是与其它单位发生关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一些地方,择校费问题已成为一颗影响教育公平发展的毒瘤。一边是国家部委一而再,再而三的发文禁止和重申不能那样做;一边是一些学校置国家规章制度于不顾,变相的、变本加厉的疯狂去做。择校费,看似收取的是一少部分家长的钱,实际上危害非常大,它不仅败坏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且积蓄着民愤和民怨。

  在一些地方,择校费禁令为何会成为一纸空文呢?究竟是谁在给越收越放肆的择校费撑腰?那些收取择校费的学校胆量真的就有那么大吗?用一些家长的话说,这里面的“水”是很深的。试问,如果一个地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默许,哪个学校敢乱收择校费呢?那些取名为“捐助款”“慈善款”的择校费,很多都要缴入民政部门的户头,然后按比例拨付给教育部门,这种跨部门的资金流动,当地党委政府(至少分管这两个部门)的领导不同意,行吗?因此,综合来看,择校费在一些地方“深水静流”着,与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不作为有关,与当地党委政府的默许有关。

  择校费真的就那么难治理吗?不是的。正如一些教育界人士说的那样,“相关部门应出台违规惩罚措施和配套执法机制,对顶风收取择校费的学校‘动真格’。同时,公开学校收费账目,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变本加厉、愈演愈烈的择校费面前,国家相关部门必须以更有力的措施、更坚决的态度加强治理。如果任由其放肆,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只会是一句口号。(杨维兵)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