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行”民间资本 激活经济要素供给潜力

时间:2012-05-30 10:27   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期,为配合国务院提出的落实扩大民间投资细则,多部委相继公布了促进民间投资增长的意见。我们认为,这不仅是刺激民间需求企稳的需要,更是激活我国经济要素供给潜力,确保我国经济中长期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需要。

  多方面放松民间投资限制

  4月13日以来,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卫生部、国资委、证监会、银监会等陆续公布了各自领域促进民间投资的意见。这些意见的共同点是政策面明显放松了对民间投资在市场准入、行为监管、进入领域的限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这些意见强调今后市场准入的审批不再对民间资本进入设置限制条件或其他附加条件。如国资委强调,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或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时,应当积极引入民间投资,国有股东通过公开征集方式或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权时,不得在意向受让人资质条件中单独对民间投资主体设置附加条件。

  第二,这些意见降低了民间资本在传统垄断领域经营的门槛限制。如银监会指出,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村镇银行,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要求,由原来的不低于20%降低到15%,同时,村镇银行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后,主发起行可以与其他股东按照有利于拓展特色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完善公司治理的原则调整各自的持股比例。这意味着虽然出于风险控制的需要,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还必须是商业银行,但主发起人的股权门槛限制降低,并且它们的股权比例有望随着今后银行经营管理走上正轨之后而逐渐降低,这显然鼓励民间实业资本参与村镇银行的建立。

  第三,民间资本参与传统国有垄断领域的经营空间也更广泛和灵活。如卫生部指出,社会资本可以按照经营目的,自主申办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2000年印发的《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中“城镇个体诊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一般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规定不再适用。这意味着更多的民营医院可以纳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而获得医保份额,获得与公立医院竞争中获得更平等的地位,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四,这些规定还从政策配套方面给予了民间投资更多的权益保护。如铁道部指出,要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要求,加大铁路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确立铁路运输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并指出要在铁路市场准入条件、财务清算办法、运输管理、项目审批、接轨许可及公益性运输负担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政策不仅给予民营资本更广的经营空间,而且从制度层面保障民营资本的权益不受侵害。

  民间资本活力有望增强

  可以预期,这些有关民间投资的政策将比2005年类似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更能刺激民间投资的增长。目前的经济形势迫使政府部门不得不更多依赖民间资本来实现稳增长,这也有利于发挥民间资本活力。

  今年政策层面有所放松,但鉴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负债率高,政策放松力度将十分有限。今年银监会仍强调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只减不增,这就使得在今年稳增长压力更大情况下,各地不得不更多依赖民间资本的增长。因此可以预期,借助扩大民间投资细则的出台,各地将更加积极地落实本地鼓励民间投资的措施,从而更有利于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那些传统民间资本投资较少的领域将获得更大发展。

  当然,也不能对于扩大民间投资的这些政策给予过于乐观的预期,原因在于民间资本具有较高的逐利性,它们在经济趋势出现下滑过程中,会普遍处于收缩状态。因此,如果没有更为乐观的经济预期,它们投资热情难以较快激活。此外,此次公布的意见虽然较为完善,但落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会涉及到诸多既有垄断阶层与民间资本的复杂博弈,因此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难以很快见效。

  以上因素决定,尽管当前稳增长力度会加大,促进民间资本扩大的意见也有助于民间投资的增长,但短期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仍难以扭转,难以出现类似2009年那样的V型反转,经济见底的时间也将拖延到第三季度。但这未必不是好事,反而有利于民间资本的发展。具体表现在:经济下滑压力将通过市场倒逼机制促进政府加快推进有利于民间资本壮大的改革,拓展民间资本的生存空间;此轮宽松政策有限,不会对民间资本产生较强的挤出效应,民间资本将有望在经济调整期获得更多的要素资源重组以及积累机会,从而有利于民间资本在经济复苏中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