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新技术“神话”遭遇投资冲动

时间:2012-05-24 10:30   来源:工人日报

  据《中国青年报》5月21日报道,一条帖子正在网上传播,帖子称一家名叫祥天科立泰空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的企业,号称其自主研制出空气动力汽车,该车不用燃油,不用电,喝了空气就能跑,时速可达160公里,行驶500公里只需要5块钱的成本,比普通汽车使用成本至少节约70%,目前,该公司即将上市,正在发放原始股。这一宣传性网帖确实吸引了一些投资者到该公司所在地考察,但据记者报道,意向投资者以中老年居多,且考察过程中,了解到的有价值的信息有限。

  对于空气动力汽车技术是否真实,暂不置评,借某一概念向社会集资圈钱的事件近年来并不少见。从前几年轰动一时的打着公益旗号的“万亩大造林”,到民间流传已久的各种版本的“寻找秘密宝藏”,都吸引了不少普通人的参与,而投资者利益受到伤害,几乎是共同的结局,“万亩大造林”涉案金额甚至高达十几亿元。

  与这些事件相比,借高新技术造概念,辅以上市融资利益诱惑的忽悠,似乎更为“与时俱进”,也更容易吸引人。远的不说,就在去年,上市公司重庆啤酒上演了13年的的“乙肝疫苗故事”终于灰飞烟灭。早在1998年12月,该公司就发布公告说斥巨资介入研发治疗乙肝的新药项目。此后,随着重庆啤酒不断释放乙肝疫苗研发消息,股价一路疯长,曾从最初的10元上下,疯长到超过80元。2011年底,该公司研发疫苗疗效仅相当于安慰剂的消息公布,股价连续暴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在重庆啤酒事件之后,中国证监会相关官员表示,要加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既能让普通小散户看得懂,也能让机构投资者看个明白。事实上,这样的要求不应仅仅针对上市公司,对于一切借高新技术旗号从事社会融资的企业,同样应该适用。

  不难发现,相对于祥天科立泰空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的重庆啤酒在信息披露方面更为规范一些;而相对于空气动力汽车,乙肝疫苗项目也更容易为普通投资者理解。尽管如此,重庆啤酒事件依旧给了投资者沉重打击,其中甚至包括机构投资者大成基金。前车之鉴尤在,后来投资者理应警惕。

  投资者必须清醒地知道,任何高新技术的市场化过程都是漫长而艰险的,成功与失败也往往在一线之间。对打着高新技术概念的忽悠缺乏辨别能力,单纯注重收益而忽视风险,并非理性的投资者行为。以距离市场成功比空气动力这一单纯概念更近的电动汽车项目为例,其量产至今仍是难题。

  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于,随着人们投资需求的不断上涨,普通公众的投资渠道仍然过于狭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容易被市场不良信息所诱惑。在现阶段,狭窄的投资渠道、高涨的投资热情,与包括司法制度在内的市场监管手段的严重不足,正形成越来越大的矛盾,也越来越成为市场监管者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仅责怪投资者的不成熟与贪心,并没有太大意义。

  正视社会和市场现实,既加强对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行为的监管,同时规范市场各个层面良莠不齐的社会化融资问题,在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当是市场建设与监管者应尽的责任,也是维护当前社会与市场稳定不可缺少的手段。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