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再累,也不应成选择自杀的理由。
毕竟,三十而立,(当时距其30岁生日仅18天),人生的绚丽画卷才渐次铺开,生活赋予的担子也才刚刚挑起。在一个鲜活生命的“灰飞烟灭”中,在看似“一死了之”的迅速解脱里,逝者长已矣,可是,年仅两岁的儿子谁来照看?年迈的父母谁来赡养?孤苦伶仃的妻子又有谁来陪伴?亲人们又该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与打击!
作为赵鹏,当面对“活着太累”,其实是有着很多选择的。首要的一点便是适应。时下中国教育很有些“畸形”,“应试”依然很疯狂。但作为个人,既然无力改变现有格局,就应学会适应,就要“既教之,则乐之”。另一方面,若此路难通,就不妨大胆说出,给予拒绝。对赵鹏而言,面对如此“艰难困苦”,既然力不从心就应大胆说出。敢于说“不”,在很多时候,更是一种生存智慧。
只是很可惜,面对难以排解的“活着太累”,赵鹏既没积极乐观地去适应,又没坚强勇敢地去拒绝,而是在万般无奈中,选择了自杀这种极端方式。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余,我们固然可怪罪于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可埋怨过低的工资收入,但同时,对教师加强心理咨询与疏导也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