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拟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打造创业梦工厂

时间:2011-03-09 10:2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纲要》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球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聚集的人才特区。作为中关村核心区的海淀,正肩负着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积累经验的历史使命,在此时海淀区将自己的人才战略瞄准了“建成世界创新人才发展高地,成为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伴随着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和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海淀一步步开创着中国科技产业的历史。1980年,陈春先首开先河,在这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进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柳传志带领着联想从这里起航,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同时在这里正式成立;1999年,邓中翰从美国归来在这里创立了中星微,国务院同年做出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批复;2009年,伴随着越来越多高端人才的聚集,海淀迈出了中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步伐。

  一部海淀的发展历史就是中国科技振兴发展的典型缩影,就是一部解放思想,冲破桎梏,释放人的创造性和创业活力的历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关村的崛起与各类人才在海淀的聚集相伴相生。

  实施人才新政 给力区域引才

  正在举全区之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海淀,时时在创新创造、处处在探索实践。股权激励试点、行政审批改革、科技金融创新……,在不断完善区域创新创业环境的同时,海淀正在用全新理念践行着人才特区建设的先行先试。

  “海淀的高端人才引进试点工作,是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发展的重大尝试,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在人才工作机制上进行了大量创新与突破”,海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人才引进试点中,海淀坚持以重点企业为主体,以高端人才为重点,探索建立起了以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为核心,以规范内控流程为根本,行之有效的人才引进工作新机制,建立了全新的人才评价机制。突出业绩、能力、贡献、潜力等标准,通过企业评定、条件遴选、全面评价、综合认定等环节,建立了全新的人才引进评价机制,为核心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创造了条件。

  启动人才引进试点一年多来,海淀已为251名地区高层次人才办妥了引进手续,看重业绩贡献、不唯学历职称,已成为海淀区人才引进的关键原则。一批从事国际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杰出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市场、具有广泛国际联系的产业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集聚一批由高端人才领衔的创业投资、科技中介等创业服务团队将被重点引进。

  人才引得来,还要留得住。为此海淀出台了《高层次人才聚集服务实施办法》,设立了每年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和引才单位(个人)、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住房、就医等相关配套服务。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经相关部门认定,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对高层次人才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关键技术且市场前景好的高端项目来核心区创业的,经专家组评审,给予高端项目100万元至6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

  不仅如此,海淀还积极在人才储备与服务保障工作中进行创新,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猎头机构和高端人才服务机构入驻,并逐步在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建立培训基地,为优秀高层次人才提供专项培训和技术交流,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专场学术讲座和研修班。通过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行预约服务和“一对一服务”等措施,海淀为人才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营造优良的人才环境。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