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日前下发《关于商业保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滨海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鼓励新区设立商业保理公司,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等服务,同时也明确了相关监管内容,这也标志着新区商业保理将走向规范发展的“黄金期”。在昨日举行的首届滨海新区商业保理高峰论坛上,来自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外贸等领域百余位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围绕商业保理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及其未来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挖掘商业保理发展商机。
深挖商机
解中小企业资金难
在当前全球外贸进出口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赊销成为国际交易中进口商普遍要求的付款方式。“这就意味着出口商交货后需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收回货款,特别是国际结算的操作,有时要等半年多,出口商才能收到全部货款。这种情况经常会使中小型外贸企业出现流动资金周转不足。”渤海渤海国际保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涛表示。
市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郭志明表示,目前本市中小型外贸企业数量庞大,业务量也在飞速增长,然而却因“底子薄”,经常被银行高门槛的贷款或保理业务拒之门外。而商业保理作为基于买方信用的保理,即使出口商为中小企业,但是若交易对手为大型公司,具有良好的信用,便可以同保理商签订协议。即出口企业只要一发货,商业保理公司就会将货款先支付给企业,而之后保理公司再去负责向买方收取账款,在这个过程中,出口企业只需支付给保理公司一些利息便可以获得最及时的资金回笼,从而迅速开展下一单业务。
“商业保理以买方企业信誉作为担保,在国际上已经有超50年的成功经验。这种方式可以为出口型中小外贸企业有效解决资金回笼难题,在当下大环境下,非常具有市场商机。”瀚洋律师事务所鲁顺表示。
根据相关数字预计,在试点政策规范化指引下,从今年开始,本市保理业务将会有很大发展,预估每年总结算量可达到50亿美元。
规范管理
力促行业发展
“商业保理在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同时,对于保理公司来讲,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再融资渠道、风险防范、新业务拓展等。再融资方面,渠道打不开,业务规模就受限制。”张涛表示,目前除了自有资本金和商业银行给部分规模较大的商业保理公司有限的授信额度外,商业保理公司资金渠道有限。由于以往商业保理企业定位不明,银行很难对其做评级。而现在商务部作为主管机构,商业保理企业大体被定义为“信用服务企业”,未来经过主管部门与人民银行、外管总局等单位有效沟通后,银行或将对这一类型企业给予一个额外的评估和授权,从而促进商业保理企业再融资。
而在国际上,应收账款的资产证券化、境外发债等都是商业保理公司不错的选择,但是目前对于国内商业保理公司来看,还需要突破很多政策上的限制。“我们希望在此次新区商业保理业被列为商务部试点后,这些方面能有所突破。”张涛说。
与此同时,由于商业保理只针对买家信用进行担保,这也使得其发展充满了高风险性。“在此次试点政策中,也明确了相关具体的行业监管,商业保理公司要针对具体客户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嘉融信保理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也希望未来行业可以做好发展风险准备金工作。
中国融资租赁联盟、经济学家杨海田表示,作为企业融资新渠道,商业保理可与融资租赁业加强合作,为企业提供更有力的资金解决方案,也进一步拓展商业保理业业务经营项目获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