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债券市场交投活跃 发生交易结算268万亿元

2013-01-09 15:07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范乐

  外有国际金融危机的不确定因素,内有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环境,2012年我国债券市场在这样的经济金融背景下,仍旧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市场走势虽一波三折,但债券市场发展规模仍在继续扩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不断增强,市场自身的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

  2012年债券市场的发展规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债券市场发行量平稳增加。据中国债券信息网、上海清算所网站和万得资讯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5747.34亿元,较上年增加8954.32亿元,同比增长11.66%。从中央结算公司新发债券的券种结构来看,企业债券发行6474.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0.49%;政策性银行债发行21500亿元,同比增加1527.3亿元,增幅为7.65%;商业银行债发行3933.7亿元,同比增长11.8%,2012年国债发行12032.8亿元,同比下降3.32%。政策性银行债、国债和中期票据在发行规模中占据主要地位,三者发行量合计约占发行总量的72.38%。从中央结算公司新发债券的期限结构来看,3至10年中长期品种发行量占比达到66.27%,0至3年短期品种和10年以上长期品种发行量占比分别为25.27%和8.46%。

  债券市场托管量稳步增加。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国债券市场总托管量达到25.96万亿元,同比增加3.89万亿元,增幅为18.08%。其中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总量为23.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4%,占全市场托管量的91.53%;上海清算所托管总量为1.67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量的6.43%;交易所托管的公司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总量为0.54万亿元,占全市场托管量的2.08%。

  债券市场交投活跃。数据显示,2012年,债券市场共发生交易结算268万亿元,同比增长32.67%。中央结算公司统计结算量为218万亿元,同比上涨21.11%,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70.84万亿元,同比上涨4.55%;回购交易结算量147.6万亿元,同比上涨31.61%;债券远期交易结算量140.3亿元;上海清算所统计交易结算量共计11.86万亿元,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7.74万亿元,回购交易结算量4.12万亿元;交易所统计债券交易结算量共计37.44万亿元,其中,现券交易结算量0.59万亿元,回购交易结算量36.85万亿元。

  从现券交易的券种结构来看,信用类债券(含企业债券、中期票据、集合票据、商业银行债券、短期融资券以及在上海清算所登记托管的所有债券)现券交易结算量占比最高,比重达到44.59%,结算量同比增长32.44%;政策性银行债券现券结算量同比增长15.19%,比重提高至28.99%;央行票据现券结算量比重为10.58%,结算量同比减少33.33%;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现券结算量进一步放大,现券结算量占比15.79%,结算量同比增长29.63%,商业银行柜台结算量本年14.99亿元,较上年下降46.25%。

  从2012年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全年呈现信用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小微企业债券规模扩大、投资者类型更趋多元化、债券指数基金进一步发展、平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几大特点。尤其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2012年债券市场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体现为:首先,企业筹资规模逐渐扩大。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提高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比例是近年来债券市场响应“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2012年全年企业类机构发行的信用类债券(包括企业债、中票、集合票据、短融、中小企业私募债、公司债、PPN、集优票据SMECNII、资产支持票据ABN等)占据了发行券种的主导地位,在发行的共2847只债券中,以上券种达到了2598只,占发行总数的91.25%,较上年的80.5%提高了超过10个百分点。近年来,企业通过债券净融资规模超过股票市场,在可交易金融方式中的占比维持较高水平,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企业净融资额约为2万亿元,而股市净融资4470.6亿元,债券融资比例为82%。

  其次,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稳步发展。自银监会分别于2011年5月和10月发布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和《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后,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的热情高涨,截至2012年底,各商业银行共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23只,合计1692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经营性业务发展。

  第三,金融创新措施陆续出台。2012年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先后推出了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中小企业区域集优票据和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等创新品种,进一步扩大了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缓解了优质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另外,国家发改委酝酿已久的“小微企业扶持债券”也问世在即。这些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为非金融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满足了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有助于切实加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