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控制热钱关键要靠制度设计

2012-11-01 14:04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范乐

  不妨让热钱“为我所用”

  热钱在经济学上没有严格的定义,仅仅是一种市场俗称而已。它之所以被称为“热钱”,是因为它有强大的流动性偏好。也就是说,它们通常偏好赚快钱,稍有风吹草动就“跑”。

  不过,这只是热钱的一种表象,热钱的核心是一种金融资本。它和所有资本一样,都是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至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取决于一个国家或一个领域是否具有长期的成长性,能够具备多长时间的赚钱机会。

  有些人被“热钱”吓着了。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历次金融危机都可以看到“热钱”大规模流动的身影,尤其是一种特殊的“热钱”专门以短线狙击为目的的、具有极高风险偏好的、诸如索罗斯旗下类似量子基金那样的攻击性“热钱”,让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威胁和危害。

  但是,金融资本就是金融资本,它的特性是不以某个国家的意愿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也是中国所无法避开的客观存在。但是,这类金融资本的存在,对发展中国家一定是坏事吗?是否可以加以利用?在全球资本变得日益稀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有办法、有能力让“热钱”发挥积极作用?

  我看不仅有办法,而且非常值得大胆尝试。

  研究历次金融危机的过程可以发现,各危机经济体之所以被“热钱”所伤,如何趋利避害,既让“热钱”为我所用,又要让它不至于对我构成过大的危害,关键在于“优质的经济政策”,无论是方向还是力度都必须拿捏准确;同时,通过精心的市场制度设计让市场流动性恰到好处,而非一味满足“热钱”的流动性要求。

  一般金融学认为,市场流动性钱变资产、资产变钱的速度越快越好,资产定价的有效性越强。有鉴于此,金融机器越转越快,甚至出现所谓的“高频交易”用电脑自动控制的交易,把交易时间极致化,试图赚尽市场每一分钱。这对金融资本当然是利大于弊,但对整个市场和国家经济而言,绝对是弊大于利。

  只要我们的制度设计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害,有意识构设防线,有意识加强监控,尽量把资本的流动至于监控之下,那“热钱”的存在就不可怕。尤其是,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向“过高风险偏好”的投机资本提供有效工具。这不仅可以获得市场的相对稳定,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励相对长线的投资资本进入,同时阻止攻击性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市场。

  对“热钱”,一定要控制,但一定是制度性控制,而不是机械地“堵”。这就像治理洪水,“疏”一定比“堵”强若干倍。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