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资金蜂拥投奔私募 或为牛市做准备

2011-04-12 07:22     来源:南方新闻网     编辑:王思羽

A股站稳3000点,私募产品需求急剧升温。

“我们的前台小姐现在是忙得不可开交,现在的感觉跟去年完全不一样。”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芮崑告诉记者。呈瑞投资正在发行旗下的第二个产品——呈瑞二期,现在的客户的热情跟去年10月发行“呈瑞一期”相比,可是天渊之别。

从去年10月25日成立到4月1日,“呈瑞一期”扣除管理费后的收益已经达到了47%,根据朝阳永续的统计,今年以来,截至4月1日,“呈瑞一期”的收益也有20.57%,在所有非结构化私募产品中位居第二。

除了芮崑外,张超也在为新产品的发行积极筹备。张超是上海紫石投资董事长,其新产品尚在信托公司走程序,但是已经有投资者闻风而动。

张超同时透露,在接洽的投资者中,“已经有一些原来是投资地产的资金在跟我们接洽。”

地产资金涌入

紫石投资虽然是今年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但是甫一亮相就相当惊艳,紫石投资今年1月1日第一个结构化产品“紫石一期”成立,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已经达到了32.98%,按照朝阳永续的统计,在所有结构化私募产品中位居第一。

紫石投资其实早在2007年4月已经注册成立,尽管“紫石一期”的募集规模只有1.5亿,但在发行产品之前,紫石投资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高达5亿,这在私募领域,已经算是不小的规模。

既然选择浮出水面,张超就有着更大的雄心,“今年我们希望发行5只产品,其中4月份会发行两只,下半年会发行三只,预计管理资产规模会增加十亿到二十亿。”张超告诉记者。

给予张超信心的正是地产资金的流入。

张超告诉记者,有意愿流入私募的地产资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于地产投资资金,该部分资金受到限购的制约,开始重新寻找投资方向,一些业绩稳健的私募产品会吸引这部分资金的关注。

而另一部分资金则来自中小地产商,“受到政策严厉调控的影响,中小地产商都不愿意拿地,他们手上就有了大量的闲置资金,这些资金规模一般会在三四亿左右。”张超告诉记者。

“我们接待过一些地产资金的考察团,地产商一般会成立一个专门的考察队伍,对私募管理人进行考察,最后会将资金委托给几个管理能力强的私募,不过私募的形式就比较多样,可能是成立有限合伙企业,有些是专户管理,有些是发行定向信托产品。”张超透露。

张超告诉记者,来自地产商的资金预期中的年收益率并不算太高,一般都在30%-40%,这样的收益要求基本上和地产商做地产开发的收益情况是接近的,但是委托给私募管理,一方面流动性好,另一方面也花很多精力去自己管理,第三还不用协调外部各层面关系,所以地产商也愿意将资金交给私募管理。

地产资金的流入正切合了私募基金大发展的背景,这更加增加了私募们的信心。

“国内私募市场还是大有可为”,芮崑认为,“现在国内的阳光私募规模据统计可能是在2000亿左右,这样的规模只占到全市场流通市值的1%左右,但是在美国的成熟市场,他们的对冲基金规模占到了7%,所以我们的空间还很大。现在这个市场正在快速发展中,要想享受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前提必须是业绩要做好。”

为牛市做准备?

阳关私募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打破A股市场公募基金一家独大的局面。

私募的大发展则能给公募基金带来交易对手,公募基金一家独大既不利于A股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公募基金行业自身的发展,而投资者的多样化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和稳定。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最大的不一样是,公募基金操作手法和产品都容易雷同,在阳关私募领域,机构之间操作手法更加多样化。

“紫石一期”和“呈瑞一期”是一季度私募中的佼佼者,但是两者的操作策略却是迥异。

张超告诉记者,“紫石一期”采用“核心加卫星”策略,“我们的核心股票占股票仓位的60%,这些都是我们深入调研分析之后买入的,买入之后我们就会长期持有,偶尔可能会进行一些波段操作,但是这样的情况极少,我们现在核心股票主要是来自稀土、新能源、煤炭板块,虽然仓位高,但是股票数量却很少,只有五只。”

而“紫石一期”的“卫星仓位”则走另外一个极端,“我们的卫星仓位根据市场状况,通过数量化分析模型跟随资金的流向参与波段操作,这部分仓位在股票仓位中占四成,这部分股票的操作会非常频繁,可能每天我们会买卖三四十只股票。”张超告诉记者。

芮崑将自己的操作手法比喻成打拳击,“我们年初就判断今年会是震荡市,所以我们会精选个股,然后等到有一定涨幅后,就会落袋为安,除非我们看到牛市出现了,才会改变这个策略并改为买入并持有。”

芮崑对牛市抱有期待,“从现在往后看,我们的看法是谨慎偏乐观,首先美国的经济已经处于复苏通道,这从宏观经济上为市场奠定了基础,而从企业盈利上看,普遍预期上市公司今年的业绩会有20%的增长,大盘股特别是银行的估值水平还很低,所以市场的底部是看得到的,市场往下的空间并不大,现在A股的底部也是在不断抬升。只是现在还没有指标支持牛市会出现。”

芮崑虽然对今年募集资金规模没有明确的打算,但是他表示要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大牛市做好准备,“我们会加快发行的脚步”。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