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CPI刚好卡在2.8%说明了什么?

2010-05-12 14:26     来源:新京报     编辑:程轶文

  如果CPI大幅上升3.5%左右,政府有必要进入加息通道,毕竟,消费品价格事关民生,吃饭穿衣等方面的消费,是民生第一要义。

  如果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衡量,中国处于通胀的前夜,但尚未发生通胀;如果以资产泡沫来衡量,去年就已经发生了通胀,目前已经处于周期后期。5月11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CPI刚好卡在不高不低的位置2.8%,虽然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但完全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按照传统理论,CPI是可控的。

  4月CPI上升,拜食品与房价上升所赐。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和居住类支出价格分别上涨5.9%和4.5%,在当月CPI上涨的2.8个百分点中,分别拉动上涨1.9个百分点和0.7个百分点,两者对CPI的影响程度达到93%。也就是说,如果食品与居住类支出不上升,CPI基本会在原地不动。

  鉴于上述两方面原因,CPI不会再大幅上升。一是房价在房地产新政的作用下已开始企稳,房地产成交量大幅下挫。中国指数研究院对35个城市的监测结果显示,上周(5月3日-5月9日),有26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跌,并且一线城市成交量接近冰点。二是蔬菜价格开始回落。据商务部监测数据,5月3日至9日的一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6%。

  但,既然房价与菜价都得到了抑制,为什么还要担忧不已,呼吁加息?

  如果从大宗商品价格、房价等资产品价格衡量,全球泡沫2009年已经接近疯狂,去年就已经进入货币泡沫阶段,出现严重的通胀。正因为如此,商品货币的代表国家澳大利亚才数次加息,并且准备对铁矿石等产品征收重税,以抑制过热的需求。

  从资产品泡沫这个角度看,去年最大的错误是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发放了过多的货币。

  后遗症到现在还在发酵,主要体现在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数据上:4月份我国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由于国际市场大宗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生产资料和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以及翘尾因素,导致实体企业的运作成本越来越高,许多企业的盈利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解决企业困境不能靠加息,而要靠降低非理性投资,降低房地产市场的热度。锁住纵横于房地产市场的数万亿元投资资金,经济过热将迎刃而解。

  中国经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方面原材料、房价等热度未降,另一方面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房地产价格预期逆转,导致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预期,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价格将会掉头向下。

  我们去年高估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过度信贷,为全球原材料价格托了底,导致国内资产品价格出现泡沫。今年应避免重蹈覆辙,在严厉打压房地产价格、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大步进入加息周期。否则,未来中国的地方债务危机将无法控制。

  CPI数据无法衡量资产品价格,也无法与城市中等收入及以上的消费群体一一对应,但目前的CPI可以衡量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受到物价影响的程度有多大。如果CPI大幅上升3.5%左右,政府有必要进入加息通道,毕竟,消费品价格事关民生,吃饭穿衣等方面的消费,是民生第一要义。(叶檀 学者)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