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参加“2009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的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11日表示,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林毅夫说:“我们希望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希望和现实是有一段距离。”
他认为,首先,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在国际贸易当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在这种状况之下,国际计量货币以美元为主,有它的先天的优越性。其次,各国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有它的道理,因为美国经济相对大,而且美国金融体系最开放、资金的流动也最自由。所以,这些条件造成美元长期以来被作为国际的储备货币和贸易的计量货币。
“而中国人民币要取得同样的地位,条件上还有欠缺。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对美国而言还是较小,中国的人民币还不是完全自由可兑换的,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还处于不断完善当中。所以,没有这些条件,人民币要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应该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努力的目标。”林毅夫说。
他认为,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不完全取决于中国的努力,还有一个人家接受不接受的问题,接受也有一个过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经济规模早在19世纪末就超过了英国,人均收入在一战后超过了英国,但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是在二战之后。
林毅夫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去追求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而是完善自身,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和可持续性。完善金融体系,让中国的金融体系更健康、更稳定、更有效率。“也许有一天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