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物价涨幅可控制在3%以下,如果未来宏观政策逐步收缩转型,情况就会更好。
-在保增长目标有望基本实现的情况下,有必要调整货币政策的重心,适当向物价稳定倾斜。
-目前尚无必要动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这是今年以来我国首次将管理通胀预期列为宏观调控的内容。如何理性看待未来通胀压力?怎样正确解读通胀预期管理?本报记者与中国社科院特邀顾问刘国光、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展开了对话。
——编者
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物价止跌回升的趋势,催生了通胀预期的形成
记者: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一个比较“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经济数据告诉我们,前三季度CPI、PPI同比仍在下降,通胀并未到来;另一方面,一些人却多少产生了通胀预期。那么,这种通胀预期有哪些具体表现?为什么不存在通胀却形成了通胀预期?
刘国光:从中国的实践看,通胀往往发生在实际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时。我国目前的潜在增长率估计在8%—9%左右。2009年一至三季度的实际增长率达7.7%,在潜在增长率范围内;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为8.9%,也没有超出潜在增长率的上限。因此不能说我国已经发生通胀。
但随着经济企稳向好,物价水平出现了止跌回升之势,CPI同比可能在年底由负转正,物价上升趋势已十分明显,所以有通胀预期也很自然。
丁志杰:通胀预期就是公众对未来通胀的担心,它能够影响公众现在的经济决策和行为。比如,由于担心未来货币的购买力缩水,为避免损失,一些人可能会减持货币,转向实物资产。前段时间,地产商高价囤积土地、一些城市房价快速攀升,以及三季度一些企业补库存化,都和通胀预期有一定关系。
本轮通胀预期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从全球来看,为了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方案,尤其是很多经济体采取非常规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向经济中注入流动性。在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之后,市场开始担心流动性会转化为现实需求,过多的货币将追逐过少的商品,从而产生通胀预期。在我国,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举措,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势头。与此同时,天量信贷、急剧扩张的货币供给,也带来了对未来通胀的疑虑。
只要宏观调控得当,就不必担心通货膨胀
记者:看来,通胀预期是对未来通胀可能性的一种判断。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未来的通胀压力?
刘国光: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一次提出通胀预期管理,并不意味着通胀马上会来,也不意味着预期要来的通胀会很严重。
今后一段时间,有推动物价上升的因素,也有抑制物价上升的因素。前者包括:
——我国经济在二季度后较快回升,带动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美元持续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可能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
——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的滞后效应将在半年后显现,(即使央行有控制信贷投放的意愿,但一些投资需要后续资金,货币信贷在明年仍可能持续扩张)可能推动股市、楼市和物价波动。
——从全球看,中国经济复苏最早,可能吸引国际热钱流入。
——食品价格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生猪存栏下降,“猪周期”可能再现,而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权重又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