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经济复苏尚未稳固 “退市”时机尚未成熟

2009-11-12 08:59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肖燕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11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中国经济率先于其他经济体触底反弹,但目前谈经济刺激措施“退出”还言之过早,实体经济的反弹后劲需要时间观察。近期来看,中国市场会受到海外经济体不断退出之声的影响,股市可能出现震荡波动。未来几个月她还是看多A股市场,认为在2010年一季度A股值得期待。

  各国“退市”不会一蹴而就

  她表示,全球范围内的“退市”不会一蹴而就,由于各国自身情况不同,目标不同,在治理金融危机时对本国的影响不同,因此在退出的时间与方式选择上,会存在明显差别。

  欧美国家是本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其救助手段主要针对金融机构,因此救助及刺激方案的退出可能根据拯救对象现有情况的不同,分步骤、有针对性地撤出其支持性政策。

  对于像澳大利亚这样受金融危机牵连较轻的国家,其政府的强力刺激措施及中国大量的大众商品进口已有效解除经济危机。当地经济复苏,投资品价格开始飙升,刺激措施如果持续过久,有可能形成新的经济泡沫,造成新一轮的危机。针对这样的情况,采取类似加息的举措是不错的一种选择。目前着手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主要是在金融海啸中受伤较轻或经济复苏步伐较快的国家。如澳大利亚,过去一年多,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仅一个季度为负,基本可以说并未陷入严重衰退;后者如印度,政府预估,截至2010年3月的财政年度,印度经济增长幅度将达6.5%-6.75%。

  虽然当前中国经济表现好于年初预期,但不确定性仍然较多,因此在当前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的前提下,货币政策仍要坚持适度宽松的取向,保持银行体系有较为充足的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虽然市场有通胀迹象出现,但这在经济复苏时期是一种普遍现象,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通胀在本质上不同,风险也不能相提并论。因此中国今年内上调利息的可能性非常低。

  因为中国的救市方案与美国及欧洲市场不同,救市资金并不像欧美那样,花在金融体系之内去挽救受到大批有毒资产侵袭的银行体系,而是主要投放于基建以及加速行业整合的领域。中国目前难言“退出”的另一层原因是,虽然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已经先行出现反弹,但是实体经济的反弹后劲如何尚需观察。

  新兴市场短期震荡后机会多

  李晶表示,当初各国央行“入市”的初衷是为了提供流动性,提升信心及稳定市场。应该说现在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已经初步解决,那各国央行逐步回收流动性应该是一个大趋势。经济复苏应该更多从“特殊时期”的流动性角度考虑,逐步向“一般时期”的企业盈利、就业率及进出口等角度考虑。

 

  李晶估计新兴国家会快于发达国家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届时会对资产市场有一定的短期负面影响。从今年三月以来,投资市场信心渐渐恢复,各国的低利率政策促使信贷增长和较高的资产估值。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复苏速度较快,资金流入量也相对比发达国家多,使股市和楼市价格大涨。货币政策收紧会对企业盈利前景有一定的影响,促使投资者重新调配资产。这一过程有可能带来一轮短暂的价格调整,但从长期而言,新兴国家较高的经济增长前景会带来比成熟市场更好的长远投资机会。

  对于近期中国股市的表现,李晶认为,短期内中国市场会受到海外经济体不断退出之声的影响,股市可能出现震荡波动。但是不断改善的企业盈利基本面、逐渐明显的宏观经济复苏信号、依然充裕的市场流动性和日益活跃的民间投资奠定了此轮以维稳为基调的A股长期上涨趋势。未来几个月还是看多中国A股市场,她认为在2010年一季度A股值得期待。 记者 朱茵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