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美国副国务卿朱迪思·麦克黑尔(Judith McHale)访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赞扬孔子学院在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方面作出的努力和成就。
汉学,作为一种文化标识和学术现象已经风行全球。一种文化热的背后,必然有深层次的动因。本土文化的繁荣也好,复苏也罢,与国力的昌盛分不开,这是根。但除此以外,汉学作为学术本身的影响力提升也必须正视。
汉学应有“实名”
近来,北京大学教授严绍璗明确提出:应给汉学正名为“国际中国学”。
其实,关于研究中国的学问到底应该叫什么,长期以来即纷繁众多,未有定名,且多有分歧。国学、中国学、海外汉学、域外汉学、中国研究等不一而足。
如此众多的名目,总是吸引着学者们试图去确定一个固定名称。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汉学的多重含义,有历史形成原因,也是学术领域伸缩变化的反映。
汉学,从最狭义的概念界定,是指汉代人的经学研究,着重于名物、训诂,后世因而称研究经史名物、重在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
西学东渐,扩而广之,于是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等方面的学问,被笼统地称为汉学。显然,两者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都有所不同。
迁延至今,最广义的汉学,实际已经涵括了研究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工艺科技等各种学问。正因如此,许多学者主张用“中国学”来代替“汉学”。
“中国学”就是研究中国的学问,是以中国和整个中华民族为对象的学问。
然而现在,这门学问本身也已经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构成了一项新的学问。
严绍璗认为,目前在中国学术界,已经建立起一门以国际上的中国研究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这门学科的形成正是基于中国学者对世界各地中国文化研究成果的接受、理解、把握和回应。现在已经组成了具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队伍,积累了或是公开出版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研究著作。而且,已经在大学里设立起了相当多的有关课程。
近年来人们看到,以“国际汉学”为名目的期刊或出版物在书店内颇为显眼。这项研究的基本要求,是研究者必须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国外中国学的动态与状况,具有国际视野。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研究者已经展开了与国外研究者平等的学术对话,拥有了相当的话语权,成为了世界研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层面。
鉴于这门学科的研究业绩,有学者开始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相关部门呼吁,在人文社会学科目录中承认这一学术的学科地位。
至于汉学本身名称能指太多的问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阎纯德对记者说:“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家对汉学和中国学的说法就同原来不一样了。过去通常认为,汉学这种提法本身对中国文化是有歧视性的。现在,无论称汉学还是中国学,实际所涵盖的内容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在日本,现在称日本中国学。欧洲的汉学也不是纯粹地用经典来研究文史哲经。汉学不只包括传统汉学,还包括现代汉学,可以有汉学和中国学两种名称,但是,目前国内还有诸如世界汉语学等几种叫法,这样就不太好。”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这段出自《荀子·正名》的话,讲的正是名实关系。推而广之,一个学科若有了相应的名分和通称,无疑会对这个学科的学者认同和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