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夏商百货列东店,服务人员正在耐心地推荐商品。该店多年来诚信经营,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三明日报 记者 巫瑞万/文 周志鸿/图
12月17日,市中介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运行。目前,入驻的中介机构已达145家。
根据我市中介服务中心运行管理办法,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将从信用登记、责任追究、日常事务、业务承接、报备管理、流程监控、考核评价等7个方面,对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求入驻机构提供承诺服务,即收费标准在法定标准下调20%以上,办理时限比照行业规定的办结时间再压缩30%。同时,还建立健全了中介机构诚信备案登记制度、退出机制等日常管理制度,为规范运行提供操作依据。这是我市全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又一有力举措。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营造了“奖励诚信、约束失信”“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环境。
诚信教育 入脑入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今年,我市把8月份设立为全市诚信教育宣传月。由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牵头,组织市直相关部门、梅列区、三元区和部分企业共40多家单位,在三明城市客厅,举办了以“共铸诚信三明,实现中国梦想”为主题的诚信教育集中宣传月活动。
活动注重实效。每场活动都有教案,有明确的目的(了解诚信、在生活中做到诚信),有互动和分组讨论的环节。记者参加了一场活动,看到主持人依次提出了4个问题:诚信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德,现实生活中做不到,讲诚信者往往吃亏,这种说法对不对?有人认为,自己是讲诚信的,但是别人不讲,我也只好不讲了,这种说法对不对?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到诚信?诚信应如何培养?场下的每位同志纷纷举手发言,气氛活跃。大家反映这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形式活、效果好。
在《三明日报》、三明电视台、三明市政府网等主流媒体开辟固定的“诚信建设”专题专栏,确保每月完成两期以上,其中《三明日报》坚持每月都有10篇(含图片)以上各类主题新闻内容。同时,还借助手机短信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广泛开展宣传“诚信三明”,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此外,依托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和食品药品企业道德讲堂,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诚信三明”主题教育;利用职能部门进社区活动,发放诚信教育宣传单和宣传小册子近5万份,让诚信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活动载体 丰富多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事情发生在今年11月的林博会期间。
11月8日上午10时许,下洋会展中心,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吉林省白城市林业局代表团陈宝灵一行,打着雨伞在展区二楼大门口,遇到了家住省一建公司的沈在辉。当时,沈在辉两手提着东西,走到展区大门口时,犯起了愁:没带雨伞,怎么回家?
“你是没带雨伞吧。”心细的陈宝灵,一眼就看出沈在辉的心思。
“我正好要到展区看看,雨伞你先拿去用。” “你不怕我有去不回吗?”
“没关系,能方便你回家就行了。”
“谢谢,再过20分钟,我准时把雨伞送到这里。”沈在辉连声感谢。
不到一刻钟,沈在辉如约返回展区二楼大门口。陈宝灵也在等他。
“你说话算数,三明文明城市的人讲诚信!”陈宝灵称赞沈在辉。
这个故事虽小,但以小见大,是三明人诚实守信的一个缩影。
“守信光荣,失信可耻。”这是为人处事之本。深化“满意在三明”活动,是我市广泛开展各类诚信主题创建活动的载体之一。
多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和“诚信单位”评选表彰,让榜上有名的企业和单位得到社会的认可,让没有评上的,特别是长期没有评上的企业和单位感到无形的压力。据统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守合同重信用”的企业分别有22家、157家、439家。
近期,我市又推出“诚信经营,满意服务”“诚信服务,满意人民”等系列活动:在生产企业开展“做精工产品、做诚信企业”活动,在商场、集贸市场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创建诚信经营示范店”活动。
夏商列东百货大楼和三元百货大楼继续保持“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称号;东新二路等七条街荣获全省“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福建金林凯轻纺实业有限公司、永安市华福竹制品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个体被评为“2013年度省级工商信用优异经营户。”
在食品行业开展“学习双桂坊,诚信做食品”活动,涌现出一大批诚信经营企业和个体。
奖励诚信 约束失信
今年5月,中国文明网开展评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梅列区法院女法官周正获评“诚实守信”好人,成为全市法官学习的好榜样。
构建奖励诚信、约束失信的工作机制。市发改、教育、司法、住建、环保、交通、经贸、卫生、税务、工商、质监、食药监管、金融等行业和部门,率先建立社会征信系统,并加以整合和运用,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让守信者受到奖励,失信者受到惩戒。
诚信企业可以凭借诚信等级得到不同信用贷款额度。比如,在市委文明办的运作下,省道德模范大田县供电公司职工曾垂育贷到个人首笔信用贷款100万元。
曾垂育贷款一事,在我市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类似曾垂育的创业者,纷纷表示争做道德模范,为社会多做贡献。
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平台。由市发改委牵头,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卫生局、市中级人民法院等联席会议成员,分别建立健全诚信信息查询平台。这个查询平台可查询诚信企业及个人信息,失信企业及个人不良记录,并全面整合金融、税务、工商、公安、质监等部门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此推动形成有利于诚信建设的法治环境和政策导向,积极构建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体制机制,不断推进诚信社会、诚信三明建设。
抓“红黑榜”发布是我市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的一个“杀手锏”。我市先后制定下发《三明市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通知》《关于建立诚信“红黑榜”联席会议制度通知》《“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备忘录》等文件,建立诚信“红黑榜”发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15个成员单位分别通报工作进展,研究诚信建设及“红黑榜”发布的时间、内容、数量和方式,及时协调解决诚信“红黑榜”发布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有关加强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明确在失信被执行人、产品质量、企业环境、企业信用、食品药品、建筑工程、文化产品、农产品质量及农资企业、“重合同、守信用”、金融诚信等领域,由相关部门建立企业和个人诚信“红黑榜”,把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把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每两个月由市诚信“红黑榜”联席会议在媒体上统一集中发布一次诚信“红黑榜”名单。
按照诚信“红黑榜”制度工作要求,法院、金融、税务、工商、公安、质监、农业、文化等单位建立诚信信息网络查询平台,市委文明办在三明文明网建立三明市诚信信息网络查询平台;市政府门户网站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专栏设置诚信“红黑榜”栏目。各类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每两个月在有关媒体发布一次“红黑名单”。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三明日报》、三明电视台、三明人民广播电台、市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手机短信等方式,共发布12次“红黑榜”名单,有140家单位和企业登上“红榜”,98家企业和个人列入“黑榜”。
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利用电子显示屏,每天对全市恶意欠债的“老赖”进行发布,共有1000多名恶意欠债的“老赖”有关信息被发布。
对道德模范表彰,而对失信者则惩处,特别是对恶意欠债的“老赖”在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上进行严格限制。
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辈子最大的错,就是多次欠了供货方的钱,使得自己的企业和名字,被列入了‘黑名单’。现在,在生意场上,在与亲友相处时感到头都抬不起来,以后再也不能这样处事了。”
[ 责任编辑:李学磊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李学磊
原稿件来源: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