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湾舆论肯定两岸服贸协议 大陆将促进经济融合

2013年06月25日 08: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6月21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双方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及相关附件。图为海协会会长陈德铭(右)和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在签字仪式上。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日前签署,连日来,台湾舆论对协议予以积极评价。商务部提出,将逐步完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商务部台港澳司司长陈星25日将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从服务贸易协议解读两岸经贸合作。未来两岸经济合作与融合如何深化,商务部将借此释放新信息。

  商务部:完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 促进两岸经济融合

  自2010年6月,两岸两会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了合作深化、互利共赢的新阶段。

  两岸共同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显著成效。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成立并举行多次例会,ECFA后续协商全面展开,早期收获计划顺利实施,两会签署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海关合作协议,推进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建设。台商来大陆投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保持增长势头。两岸贸易总额稳中有升。两岸互设经贸办事机构协商取得重要进展,两岸产业合作持续深化,金融合作特别是两岸货币清算合作迈出重要步伐。

  对于未来两岸经济合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4月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时提出四点希望:希望本着两岸同胞一家人的理念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希望两岸加强经济领域高层次对话和协调,共同推动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希望两岸加快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议商谈进程,提高经济合作制度化水平;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合作,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21日发表谈话说,服务贸易协议是继两岸投保协议后签署的又一个ECFA后续单项协议,是两岸积极落实ECFA的成果体现,是对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内涵的又一次丰富和充实。

  沈丹阳表示,协议的签署,为加快实现两岸服务贸易正常化、促进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做出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对于扩展两岸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国际竞争力,深化两岸服务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推进两岸经济迈向一体化、共创两岸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

  沈丹阳同时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协议落实工作,确保市场开放承诺切实惠及两岸同胞,最大程度地释放ECFA效益。今后,双方还将依据ECFA规定,继续推动货物贸易、争端解决两个单项协议的商谈进程,逐步完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两岸经济融合。

  台湾舆论积极评价两岸服贸协议 当局期望落实执行

  台湾当局高层吴敦义24日表示,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对台湾总体有益。以服务贸易协议来说,对台湾的电子商务、金融就有帮助。

  台湾行政机构发言人郑丽文22日转述机构负责人江宜桦的话称,服贸协议是ECFA后续协商重点议题,为台湾业者创造利好。江宜桦称,协议签署只是第一步,未来落实和执行才是关键。

  台湾经济部门评估认为,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签署将使台湾七大产业受惠,包括电子商务、信息、在线游戏、金融、环保、物流与运输。

  台湾劳动部门负责人潘世伟表示,资本进驻台湾会刺激劳动市场动能,包括可能增加就业机会、促产业强化竞争力,相信台湾劳工仍是主要得利者。

  台湾投资信托投资顾问公会表示,开放内容如投信基金人民币部位,可依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进入大陆投资等,将使台湾投信业受惠。

  当地营造业者表示,大陆营造业资金相当雄厚,技术也很先进,大陆营造业若是愿意来台湾投资,对台湾业者来说,可以引进资金和技术,等于是给营造业带来活水。

  对协议开放大陆零售服务业登台,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张平沼表示“这对台湾服务业是大利多”,台湾业者可通过对岸的市场规模,培养成国际品牌。

  台湾中华区域经济研究院学者杨家彦分析说,大陆对台湾开放最大的是医疗服务业,尤其对中小型的医疗机构,可提升当地老百姓医疗水平,对台湾中型医疗机构而言多一个市场。

  台湾知名导演朱延平表示,开放大陆片到台对台湾市场并无威胁,反倒是台湾电影到大陆上映,却可以“赚别人的钱来强壮自己”。

  台湾《旺报》刊文认为,协议开启了两岸经济新纪元。文章表示,这不仅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化,同时也使台湾的服务业在大陆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3日发表社评指出,两岸服务贸易的签署,不仅为两岸经济整合迈出一大步,也使两岸经贸往来再创高峰。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