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台商叶惠德携330万美元投资上海。21年后,他在大陆投资累计逾1.5亿美元,拥有4家工厂,13间分公司。
叶惠德的“登陆”经历,是20多年来两岸经贸发展的一个缩影,其见证了两岸经贸合作逐步走向机制化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经济步入转型期,货币升值,资本过剩,台企迫切想走出去。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大幅放宽外汇管制,次年大陆方面颁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迎来了台胞“登陆”经商热潮。
“1988年是两岸经贸的分水岭,此前是贸易带动投资,1988年后是投资拉动贸易。”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20多年来,两岸经贸经历了许多变化。
——两岸投资走向在变化。“大陆经济的热点在哪里,台商投资的热点就在哪里。”李非认为,台商投资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投资地域从上世纪80年代的珠三角、90年代的长三角到21世纪的环渤海,再到中西部地区,由南往北,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1992年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节点,”李非表示,邓小平南巡后大陆市场经济热潮开始兴起,促进了台商投资成倍增长。当年台商投资项目比1991年增长270.61%,1993年两岸贸易额首破一百亿美元。
随着两岸关系改善,2009年起,台湾逐步开放陆资进入,虽然有关政策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但两岸投资开始从单向走向双向。
——两岸企业关系在变化。“20年多前,台资企业自带资金、技术、设备、订单、管理人员,只是利用大陆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李非说。而叶惠德认为,刚开始台商对大陆企业缺乏信任,所以找不到合作对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两岸经济开始走向合作。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可以?”李非也指出,“两岸分别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两个中间环节,台湾设计和接单,大陆加工和生产,两岸形成互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增加了两岸经贸合作的迫切性。叶惠德说,两岸产业转型,实现资源整合是大趋势,“那种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是该抱团出击了。”
近年来,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发展论坛等交流平台层出不穷,两岸企业家通过论坛交流观点、增进合作。
——两岸经贸规模在变化。进入新世纪,两岸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贸往来迎来新的高潮。2002年至2004年,两岸贸易额连续三年增长逾30%;2003年起,大陆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2006年两岸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1987年到2011年,两岸贸易额从0.46亿美元到1600.3亿美元,增长3479倍。
——两岸经贸政策在变化。25年来两岸经贸成果丰硕,但并非一帆风顺。“1996年李登辉‘戒急用忍’的大陆经贸政策及后来民进党一度上台,使台湾的大陆经贸政策的开放举步维艰”,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主任朱磊对中新社记者说。
那时在大陆的台商一度被人称为“台湾经济不振之祸首”。“公司扛着‘中国’两字(中国化学制药),民进党甚至还逼我们改为‘台湾化学制药’”,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勋辉对当时台湾当局的做法感到很无奈。
“好在两岸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叶惠德说,2008年5月以后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给台商投资吃了“定心丸”。
经贸关系的顶层设计对两岸经贸发展至关重要,朱磊表示,2008年以来,两岸已签署18项协议,实现“三通”,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两岸经济关系可用‘水乳交融’来形容。”
2010年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是两岸经贸新的里程碑。朱磊认为,两岸经济关系初步实现正常化、制度化与机制化,为两岸人员往来和贸易投资创造了空前便捷有利的条件。李非也表示,“ECFA签署后,两岸经济从功能性一体化向制度性一体化转变,岛内政策制定者也从两岸经济一体化的‘障碍’变成‘推手’。”
李非同时说,两岸经贸合作如同建房,ECFA只是屋顶,需要4大支柱才能稳固。两岸已经支起“投资保障协议”这根柱子,还需要“投资及争端解决机制”、“服务贸易协议”和“货物贸易协议”3根柱子。框架支稳后,房子还需要砌墙、内装修、摆家具,也即两岸产业合作要更密切。朱磊也认为,“从长远来看,两岸经济不断整合,最终实现共同市场是大势所趋。”
尽管两岸经贸依然面临挑战,诸如世界经济不景气、ECFA后续谈判进入“深水区”,经历两岸经济风云20多年的叶惠德坚信“两岸会越走越好,两岸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记者 陈小愿 石龙洪)
[ 责任编辑: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