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3月10日北京消息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将福建及浙南、赣东南、粤东北地区纳入规划,海西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今年,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指出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本次全国政协会议上,台盟、台联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就海西建设问题以发言、提案的方式建言献策,希望能够推进海西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塑造中华文化的时代形象。
台盟中央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区位优越,对台合作优势独特,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备先行先试、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据悉,为了深化和拓展推动“海西经济区建设”,台盟中央今年将着重就赣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以及江西4个相关地市融入海西发展的情况展开扎实深入的调研,争取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政策建议,为海西经济区建设发挥应有作用。
来自福建泉州的台籍全国政协委员骆沙鸣,对于海西建设有着直接的观感。他表示,闽台之间“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密切关系将成为两岸共同打造海西经济区的纽带。“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都发源在海西,共同的文化传承,使海西建设中的两岸交流合作障碍更少、便利更多。”
骆沙鸣认为,海西的建设离不开两岸密切的交流合作,应该做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岛内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方面有其优越性,大陆在市场规模、资源含量等方面优势明显,而随着两岸交通不断发达,物流成本不断降低,两岸优势互补的情况将更加明显。”
对于海西建设面临的具体问题,骆沙鸣建议,首先,从法律法规的层面,要加强对于台商投资的保护。其次,从政策的层面,让准入机制更具弹性,鼓励台胞来大陆投资创业,为台生提供更为宽松、更有吸引力的就业平台。再次,在两岸金融合作领域,放宽限制,允许并鼓励台湾的金融机构来海西设立分支机构,加强两岸在金融方面的交流合作。最后,为台湾企业尤其是台湾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帮助。
骆沙鸣委员表示,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将带动福建省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提高中华文化的时代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台联界别全国政协委员蔡勉则提出,目前福建周边地区已纳入海西经济区的覆盖范围,但海西政策仅赋予福建省,周边地区属于从属地位,且区域定位、规划范围和优惠政策尚不明确。
蔡勉建议,海西经济区福建省以外的地区应享受与福建省同样的政策,明确这些地区与福建省都是两岸经贸交流的“桥头堡”,是海西建设中两个并驾齐驱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共同构建具有活力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记者 于斯文 陈佳慧)
[ 责任编辑:于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