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第四届福建艺术节:海西舞台演绎海峡情深

2009年12月03日 14:53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没有华丽背景与炫目灯光,几位汉唐装扮的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凌波微步……11月23日晚,享有国际盛誉的台湾汉唐乐府乐舞团献演《艳歌行》,舒缓曼妙的南音古乐、细腻柔美的梨园歌舞,将榕城观众带入汉唐遗韵中。

  看完演出,省歌舞剧院院长、国家一级作曲张树平直呼完美:“全新的表演与舞台编排,配以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将传统曲牌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乐韵味无可挑剔!”

  一日前的彩排现场,两岸戏曲编导就进行了相互切磋。知名编导谢南感言,看了表演,也有了编排一出南音舞蹈的冲动;而汉唐“当家人”陈美娥则说,福建南音申遗成功,给了“汉唐”前行的无限动力。

  在福州凤凰剧场,泉州南音乐团也献上了南音盛宴《唐风宋韵》。枫桥夜泊、陋室铭、千家罗绮管弦鸣等老南音的原汁原味,融入现代元素,配以光电、舞美等大胆创新,观者好评连连。团长吴永传表示,南音虽是泉州乡音,“但台湾的经验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南音弦友大饱眼福,京剧票友也如同过节。

  艺术节期间,包括国家京剧院在内的8大京剧院团来榕助兴,可谓名家荟萃、流派纷呈。看过燕守平、尚长荣、于魁智等大师的演出后,昨晚台湾国光剧团上演的《金锁记》也别有一番风味。作为该剧大陆巡演的最后一场,与先前在北京、厦门的演出一样,现场反响热烈。

  “原来看京剧也可以像看电影一样。”来自福州大学的小吴对记者说。

  福建省京剧院副院长金于贤认为,台湾京剧优势在于创新,不断有剧目改革和市场拓展的尝试,《金锁记》就是一个范例。

  有“台湾京剧天后”美誉的主演魏海敏坦言,《金锁记》借鉴了电影和现代舞台剧元素,“我希望年轻观众跟着剧情走,而不仅是为了一个唱腔或唱词来看京剧。”她表示,在厦门和福州,有幸能与大陆京剧界人士就京剧改革创新进行沟通,机会难得。

  闽台携手好“戏”连连

  1日晚,省人艺剧场话剧舞台上,厦门大学排演的话剧《日租客》引来满堂彩。该剧的导演、服装造型、音乐制作、营销统筹等主创,都是来自台湾、现在厦大攻读戏曲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主创之一刘颖灏表示,之所以来厦攻读研究生,“主要是来‘寻根’,汲取养分,丰富对戏剧的认识”。

  而早在艺术节开幕式上,台湾高山族和我省民间组合合演的体现两岸情深的《两岸缘》,拉开了两岸同台献艺的序幕——

  “蝴蝶飞,蝴蝶飞……” 11月9日晚,闽台两地首度合作的大型歌仔戏《蝴蝶之恋》在福州芳华剧场浓情上演。

  《蝴蝶之恋》是厦门歌仔戏剧团和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剧团策划合作的作品,故事通过一对情侣的悲欢离合,诠释了海峡的隔阻给两岸中国人带来的悲痛……女主角云中青的扮演者来自厦门歌仔戏剧团,男主角雨秋霖则由台湾著名歌仔戏演员唐美云“反串”。

  “虽然两岸演员的舞台风格、唱法习惯不尽相同,但是合作起来却得心应手,故事表达了两岸同胞共同的愿望,同一种情感。”唐美云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据了解,这一两岸戏剧合作的里程碑之作将于明年巡演台湾。

  此外,本届艺术节戏剧汇演期间上演唯一一出儿童剧——《判官审石头》,也是两岸首次合作的儿童剧。尽管参演的演员全部来自福州歌舞剧院,但剧本却出自台湾九歌儿童剧团。在台湾,该剧是常演不衰的儿童剧目。

  福州市歌舞剧院院长石振华表示,大陆版《判官审石头》由台湾版的幕后原班人马打造,引进的是台湾的舞台布置和音乐制作,台北九歌儿童剧团团长朱曙明亲自担任导演。此次汇演前,朱曙明还专门来闽协助执导该剧长达一个月,“应该说,该剧的成功上演,离不开两岸儿童剧工作者的携手努力。”

  两岸文艺交流趋常态

  上月15日至17日,首届海峡两岸木偶艺术节在漳州举行,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等海峡两岸的木偶艺术汇聚一堂。

  “台湾顶级四大木偶剧团一起现身大陆是从没有过的,这是两岸木偶界的盛事”,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刘敏说,本届艺术节期间,闽台文艺交流突破连连并非偶然,“两岸的这种交流如今已经常态化了。”

  据了解,近年来闽台两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突破口,各种专题交流在质和量上都有突破。今年前11个月,闽台已成功进行文化交流项目31批、2540人次,其中赴台23批1480人次,来闽8批1060人次,赴台来闽人次均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

  年初,厦门歌仔戏剧团赴台湾四市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巡演,是我省首个以直飞方式赴台演出的表演团体,在台期间创下了一台戏万人观看的火爆场面。

  3月,由省芳华越剧团、省莆仙戏剧院等组成的“福建文化宝岛行——海峡两岸传统戏曲汇演”大型文化团组,赴台开展“海峡两岸传统戏曲汇演”,演职人员185人,创我省赴台文化交流人数之最。

  8月,省京剧院首度入岛交流,先后在台北、高雄献演新编历史剧《北风紧》、优秀传统剧目《杨门女将》以及《李逵探母》等折子戏专场,场场爆满并引起轰动。

  “如今,两岸的艺术交流已不仅仅是你来我往的关系,而是一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达到彼此繁荣提升,共同扩大福建文化祖地影响力。”刘敏说。(记者 林侃)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港澳侨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