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月轰动台湾 两岸民众"寻根"中华文化

2009年12月01日 08:12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11月27日,台北。首届两岸“非遗月”进入第二阶段,主办者向台湾民众呈现了一场难得一见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非遗月”:文化盛宴轰动台湾

  11月28日,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习钦(右)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西走廊设立的“工作坊”内,演示武强木版年画的制作。聂传清摄
 
  这个大展定名为“根与魂”,是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和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恢复往来二十余年来,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盛会。

  开幕式上,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赵少华说:“我们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是邀请两岸民众共同为中华文化‘寻根’、为民族精神‘守魂’。”

  惊艳演出:骄傲与认同

  20天前,作为“非遗月”的重要活动之一,“国风——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在台北登场。

  首演结束那晚,林古芳第一个站起来鼓掌。林古芳是台湾著名音乐家、文化评论人,他就坐在专场晚会总导演、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的身边。他对田青说:“在台北我是一个看演出最多的人,但我从来没有站起来鼓掌,今天是第一次,忍不住的第一次。”

  也就在那晚,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董事姚浙生的眼里满是泪光。他说:“观看如此精彩的演出,让我突然有了一种中华文化的自信。”

  那天的演出可用“惊艳”来形容。演出规模很大,共有7名国家级传承人和140余名各民族群众演员参加了演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只有12岁。表演12个独具艺术性和代表性的传统音乐、舞蹈。

  当深沉悠远的琴声从千年古琴汩汩流出时,全场一片静谧,观众陶醉在中华传统艺术的大美之中。蒙古族的长调、呼麦,苗族的芦笙舞,贵州侗族大歌,陕西的华阴老腔等,都是绝活,都是经典,都是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瑰宝。每到节目完毕,观众掌声雷动。

  随后,专场演出在台北县、市与台中县、市举行了4场,赢得了台湾各界广泛的赞誉。

  田青说:“5个专场演出,台湾观众的直接反映远比言语更为鲜活,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认同。”

  文化大展:呈现与保护

  11月27日登场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可谓“非遗月”的重头戏。

  当天,曾策划过2004年亚太传统艺术节的林秋芳来了,她特意穿了一条很漂亮的花裙子。当她看到展出的贵州榕江月亮山地区的盛装——“苗族女子百鸟衣裙”时,还是觉得“被盖”了。

  大展共展出200多件展品,精品良多。有清末民初做工精巧的万工轿、清早期的藏族唐卡金刚亥母,有梅兰芳于1925年至1926年演出《太真外传》扮杨玉环所穿的戏服、曾经让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感动到痛哭跪地的阿炳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原音等。

  除展示外,还有“云锦”、“南通蓝印花布”、“绘制唐卡”、“雕版印刷”等大陆代表性传承人做现场示范,并有皮影独门绝技“十不闲”及泉州提线木偶的精彩演出。

  静态的展示与动态的演示相辅相成,令台湾观众近距离地领略到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人风姿。

  据介绍,此次来台的19个项目,有11个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列,其余8个属于省级传承项目。

  这些精彩呈现的背后,是大陆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进行的精心保护。

  2005年大陆进行了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仅浙江一省就有23万人参与。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最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中国共有22个项目入选,成为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最多的国家。

  文化部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赵少华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这些宝贵文化遗产,都是两岸同胞所共同拥有的财富。两岸可为保护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共同努力。”

  交流互动:坚守与传承

  11月28日,周六下午,台北“孙中山纪念馆”西走廊,一大群妈妈和孩子围住了马习钦。这是文化大展开幕的第二天,主办单位专门设立了“工作坊”,让传承人与游人见面,一起动手制作非遗作品。

  从事木版年画刻版、印刷、创作以及年画研究30余年的马习钦,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教的是武强木版年画的制作。武强年画始创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和善的马习钦教得特别认真。他先给练习制作的孩子系上围裙,然后教他们对版、套版、刷版,尔后,一张色彩明亮、透着喜气的胖娃娃年画就这样印出来了。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也吸引了一些大人前来一试身手。

  马习钦认为,让孩子们对年画产生兴趣很重要。兴趣,能引导他们深入地了解、实践、研究,没准将来的传承人就从这些有兴趣的孩子当中诞生。

  在文化大展开幕后的几天里,“非遗月”的第三个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弘扬——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也将在台湾登场。届时,大陆文化界专家、学者将和台湾文化界专家共同交流和探讨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非遗大师现身”还将走进台湾的大学校园,与大学生交流互动。

  赵少华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古老的生命记忆,鲜活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根’需要滋养,才能根繁叶茂、硕果累累;‘魂’则需要守持,才能抖擞、保持活力,展示生机勃勃。两岸同根同源,更需要以共同传承的文化来增进相互的了解。”

  “非遗月”轰动台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岸文化交流之热。据悉,到目前为止,大陆已审批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千余项,其中六成为台湾文化团体赴大陆演出、展览,四成系大陆团体入岛表演、访问。两岸文化往来不断向好的趋势,恰好反映了两岸之间的感召、互换与需求。(本报记者 聂传清 吴亚明 台北11月30日电)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港澳侨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